9月1日,各中小学、幼儿园如期开学,蔡甸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小组走进全区各所学校,以“开学第一课”为点,结合生活垃圾分类主题,组织开展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在各学校幼儿园开展“国旗下讲话”、“主题宣讲会”、“可回收物变废为宝”等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特色亮点纷呈。垃圾分类进校园成为新学年的第一课。当天,蔡甸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小组利用“蔡甸城管”、“分了鸭课堂”抖音号同步直播,长达12个小时不间断的直播活动,2000余人的在线数据,收获了20余万的点赞量,人数众多,好评如潮。
国旗下讲话 倡议“垃圾要分类”
国旗下讲话,是新学年的重要议程。今年,垃圾分类赋予了它不一样的意义。
在“开学第一课”现场,学生代表意气奋发,在师生们的见证下,激情昂扬地发出了“垃圾分类我先行”的倡议书:校园需要爱护,环境需要保护,地球需要呵护。行动起来吧,为了地球的洁净,生命的健康,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参与到垃圾分类活动中,保护环境,我们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国旗熠熠生辉,国旗下的讲话声声动人,校园里师生们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主题宣讲会 吉祥物“小鸭”来串场
在区一小、区六小等小学,蔡甸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小组举办了大型主题宣讲会,为在校师生讲解生活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
“香蕉皮是什么垃圾?”“厨余垃圾”!现场,孩子们踊跃参与,纷纷举手抢答,宛如一个个“十万个为什么”,更可喜的是孩子们基本上都有了生活垃圾分类的基础知识,非常清楚“红绿蓝灰”的投放方式。当天现场,分类吉祥物“小鸭”也赚足了眼球,一会扭扭腰,一会点点头,可爱的模样让孩子们忍俊不止。
“自蔡甸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来,我们一直将这项工作纳入到课堂中,一方面让孩子们从小就了解垃圾分类,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过‘小手拉大手’,让家长们也能一起参与进来。”蔡甸区六小刘婷老师说。
分类宣教馆 校外有了“第二课堂”
跟随直播的镜头,在蔡甸区罗家山社区恒瑞上城小区驻足,映入眼帘是一座“绿油油”的箱体房,门头赫然写着“生活垃圾分类宣传馆”几个大字,仔细一看,门头的字还是利用废旧轮胎变废为宝制成的。
据了解,该宣教馆是集宣传、展示、游戏、兑换为一体的便民体验馆,馆内不仅有丰富的分类知识和积分产品展示,还有免费的雨伞租赁、工具箱、救急药品,只要是参与垃圾分类的居民都可以免费随时领取。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很多学生放学回家后直奔宣教馆,该馆俨然成为了生活垃圾分类‘校外第二课堂’”,该宣教馆“馆长”刘琪告诉记者。“馆长”平日里都会在宣教馆和孩子们互动交流,带着孩子们一起阅读生活垃圾分类少儿版书刊,观看垃圾分类宣传电影,并开展寓教于乐的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到分类知识。
娃娃排排坐 跟着“动画片”学分类
当天,蔡甸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小组直播团队还分别前往蔡甸区直属幼儿园、九坤翰林幼儿园、圣林汉水阳湾幼儿园等幼儿园,针对幼儿园的孩子们开展了一些列丰富多样的宣传活动,小朋友们一边看分类动画片,一边玩游戏,不亦乐乎。
此外,在活动现场可以发现,部分幼儿园内新添了多组生活垃圾分类智能投放箱,箱体和配套棚亭上都设有生活垃圾分类的知识点。据了解,区域内各幼儿园积极响应蔡甸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从宣传到课堂垃圾分类无处不在。
12小时不间断直播 20万点赞量破纪录
值得一提的是,蔡甸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小组在开学当日策划了一场12小时不间断超长直播活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人员担当主播,从早7点到晚7点长达12个小时的时间里,走访了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在内的10余所学校,全程记录了各校“生活垃圾分类第一课”。据统计,本次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近2000人次,累计收获点赞量达到20万,足足吸引了一大波眼球。
新学年开学第一天,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不少学校负责人纷纷表示,今后将继续发力生活垃圾分类的引导教育,让孩子们了解生活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同时结合校园实践和体验活动,强化孩子们的生活垃圾分类意识,并带动自己的家庭和身边更多人共同参与生活垃圾分类。
(资料来源:蔡甸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