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绥:完美女神和贤后,却落得全族被灭下场,到底为何?

写乎 2025-04-07 20:03:40

作者:灵犀一墨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群女人照亮了璀璨的星河,她们如一颗颗耀眼的明珠,于历史的长河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在这些耀眼的名女人中,能够与武则天媲美的唯有一人,那就是东汉和帝的第二任皇后--邓绥。据史料记载:邓绥出生于公元81年,是东汉开国大臣、云台二十八将之首邓禹将军的孙女。据说邓绥长得容貌秀丽,身长七尺二寸,肌肤莹洁,好似玉山上人。如果真要用一个更贴切的词语来表达她的完美,那就是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合体。

无论从那个角度来看,她都是男人梦想中最理想的老婆,日常生活中的邓绥楚楚动人、我见忧怜,在为人处世上她爽朗大方、情商超高。换现在话来说那就是妥妥女神的存在。这么完美的女性,汉和帝能够得到,简直是八辈子修来的福分,所以入宫后的邓绥,深得刘肇的宠爱。

面对如此完美的女人,刘肇当然想把世界上最好的东西都给她,美丽婀娜的邓绥,在侍奉和帝上更是别出新裁,她既体贴入微,又委婉柔顺,最重要的是小心翼翼。

《汉书》记载:邓绥亭亭玉立,端庄又妩媚,谈吐文雅,合乎礼仪又妙趣横生。汉和帝甚至都不知怎么宠爱她才好。对于一个皇帝来说,当然是想把皇后的位子给自己最爱的女人,可是身为一国之君,有些事情也不是可以随性而来的,在邓绥入宫之前,汉和帝已经有一位皇后——阴皇后,阴皇后是一位非常善妒的女人,加上其背后有显赫的家世背景,汉和帝只能在权衡一番利弊后,选择暂时隐忍,封了邓绥一个贵人的称号。

汉和帝的决定并没有让邓绥产生不满,良好的素养加持下,邓绥选择了“随遇而安”,她努力去让自己与人和平相处,不仅是与皇后,还包括所有身边人,上至皇帝下至普通的侍卫和婢女们,一个堂堂的贵人与下人硬是打成一片。

邓绥的生存哲学,让她在风云变幻的宫廷生活中,为自己谋得了生存下去的机会,但是对于善妒的阴皇后来说,邓绥的做法纯属是包装自己,演戏给自己看,所以此时的邓绥不仅没有得到阴皇后的善待,反而让阴皇后更加地看不惯她。即便是如此,邓绥也选择了隐忍。她首先是在穿衣打扮上,绝对保证自己不要和皇后撞衫,其次是时时刻刻表现尊卑关系,只要皇后坐着她便站着,皇后站着,她便跪着,皇后让她走,她就像下人一样退到门口。如果皇帝,皇后和她三人在场,她就恭恭敬敬地在旁聆听,在皇帝和皇后面前总是让自己表现得很愚钝,从而抬高皇后。

为了避免与皇后的正面冲突,在皇帝多次召自己侍寝的时候,邓绥也是找出各种理由来搪塞皇帝,以免惹到阴皇后。就算是如此做小附低,阴皇后也没有放过她,还对外扬言,等皇帝死了,她便要灭了邓氏一族。

邓绥很快并从别人处知道了阴皇后如此阴毒的话,但是她并没有去跟皇帝告状,也没有与皇后当面对质,而是对外宣称只求一死,望能保全自己邓氏家族免受祸害,消除阴皇后对她的敌意。

这里有人会问了,邓绥这么聪明一女人,随便转下脑袋不就灭了阴皇后,她为什么没有那么做呢?

这里就要说说她的智慧了,作为聪明的女人,想要在封建男权社会立足活下去,首先就得学会自保,在宫廷中的女人更是如此,除了自保还得揣摩皇帝,只有了解皇帝,懂得自己的男人,才能等待出头之日,邓绥便是如此,她所有的一切隐忍除了表面是忍,其实更多时候是对皇帝的欲擒故纵,引人入胜。

也许是她的诚心得到了上天的回应,原本病重的和帝好了,经过这件事情之后,和帝对邓绥是更加宠爱,没多久,并找个巫蛊之事为理由废了阴皇后,立邓绥为后。

邓绥当了皇后后,没有像其他女人那样为宫中的奢华所迷惑,更没有骄傲自满,处处谦和礼让。此时的邓绥年仅22岁,和帝和她总算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两人自由自在过了一段时间朝朝暮暮的鹣[jiān]鲽[dié]情深、鸾凤和鸣的日子,可是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随着汉和帝的英年早逝,通晓历史,深谙历代王朝兴衰成败的邓绥,回顾自己兵行险招却柳暗花明、阴氏棋差一步而全盘皆输的过往,怀着自己没有亲生子的深深遗憾,她被迫选择了依靠外戚,弃长立幼的策略来暂时稳定东汉和帝驾崩后的朝堂,在风云诡谲的朝堂风云里独自承担着一个女人不该承担的一切。

我们知道,汉朝是仅次于唐朝的繁盛王朝,在它立国的400多年里,外戚干政,宦官霍乱超纲的事情频发。大家熟知的就有吕后干政、王莽事件等。正是由于邓绥知道这一点,所以在她当上皇后后,极其反对邓氏族人拥有过大的权力,并努力做好宫中妃嫔的表率,她坚决反对族人到朝为官。

也许是命运的使然,邓绥她一生无子,所以几度扶持刘姓其他子孙登上帝位,这刘氏子孙就像受了诅咒一样,只要登上帝位的没几天就崩了,后来好不容易扶了一个小孩上来,但是太过年幼,邓绥只能将所有朝政事物揽到自己手上处理,初掌政权时,她在闺蜜班昭、兄长邓骘的辅佐之下对国事的处理慢慢轻车熟路,相对顺利地度过了“实习期”,成为整个帝国的掌权者。好不容易打算退休养老了,这时刚刚能够放手的皇帝又驾崩了,无奈下,她只能再次更换皇帝,而自己继续执掌朝政,执政期间尽管她努力做到尽善尽美,于全国推行开源节流、减轻赋税令百姓安居乐业。

可是在权力的漩涡里摸爬滚打久了,难免不会让人沦陷,随着权力越来越大,邓绥仿佛体验到了权力给自己带来的精神上的无限满足,随着掌权时间越来越长,她便利用权力给自己压制朝中反对的呼声。她不是皇帝,但是却拥有跟皇帝一样至上的权力。

在权力的麻醉下,她俨然就像一位女皇一样,俯视着天下众生,采纳进谏,通西域、抗匈奴,安定并州、凉州,使西线多年无战事。听从良策,赦免战俘、安抚和谈,转守为攻,使羌人暴动得以平息。这换现在的我们看来,一个几千年前的女子能够拥有如此才干和魄力,简直是不可思议,所以我们后世有人觉得她可能与王莽一样,都是穿越时空的人。

但事实到底如何,我们也无法考证。走上权力巅峰的执政女主,在召开大臣会议时,以朕自称,这在封建男子为主导的社会,可以说是不被男权社会的众人所认可的,尽管她具有不输男性统治者的才华与智慧,但是放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引起别人的非议是必然的。

据史料记载:当时有一位名士杜根入朝为郎中,因为反对邓太后继续亲政,希望她还政与帝并且联和群臣上书声讨邓太后,知道这件事之后,邓绥是勃然大怒,下令直接将所有涉事者活活打死。

后期贪恋权力的邓太后,在16年的掌权期间,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频发的新政和改革必然会无意间动了贵族和世家的奶酪,部分臣僚因不满女人执政而受到严惩,给后世留下她贪权嗜杀的骂名。她兢兢业业所努力奋斗的一切并没有被多少人记得,但是她擅权多年却引来了汉安帝对她的憎恨,有人说:邓绥久不还政给安帝,深宫寡妇只能相信重用娘家人的措施,也给她去世后的邓家带来了灾难。

公元121年3月13日,邓太后因病去世,享年只有41岁,可以算是为汉室江山鞠躬尽瘁。3月26日,与汉和帝合葬于顺陵。汉安帝开始亲政。刘祜原本和邓太后就没有什么感情,在邓绥去世后,汉安帝并开始对邓氏一族进行疯狂的屠戮,兄长、侄儿、堂弟等人全部被逼死,其余族人也被迫流放,几无善终。

关于邓绥的功过是非,已经被淹没在了历史的洪流中,我们既不可像范晔之徒那样完全否定邓绥的功绩,也不可完全肯定她的所作所为,作为一个封建男权社会出色的女政治家,她是一个非常有责任心,有自我约束力和顽强意志力的女人。但是在面对权力时,她没有及时收手,而是任由自己的欲望无限膨胀下去,必然为她所处的时代所不容,所以最终落得了一个全族被灭的结局。但无论结局如何,她为东汉度过危机所作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所以如果用两个字“杰出”来评价邓绥,是再恰当不过的,因为只要是为人民作出贡献的人,都是值得被我们后世子孙所铭记和尊敬的。

作者简介:李海燕,笔名:灵犀一墨,80后,爱好写作,擅长随笔,散文诗(现代诗、古诗)、微小说等。有不少作品见于刊物和多家知名平台。多家网络小说平台签约作家,知名媒体公司企划总监,拥有21年的写作经验。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