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咱们今天一块儿聊聊那个乱成一锅粥的东晋时期。东晋啊,简直就是家族政治的写照,你说那司马家的老祖宗们是怎么盘算的,居然把当皇帝这事儿当成了家族遗产,随便就传给了自家亲戚。更绝的是,那些坐在龙椅上的皇帝们,简直就像被几大豪门世家牵着鼻子走的木偶,被他们玩弄于股掌之间。这乱摊子是怎么一步步搞成这样的?东晋的未来又会是个啥样子?咱们就瞧好吧!
来给你们简单说说,东晋啊,它就是西晋的接班人。西晋这朝代,一共就风光了52年,结果大部分时间都在打来打去。那个司马炎,他掌权了25年,一死之后,他儿子司马衷、司马炽,还有孙子司马邺,就一个接一个地坐上了皇位,全都是没啥本事的主儿。
司马衷先是被老婆贾南风耍得团团转,接着又成了司马家几个王爷手中的提线木偶,本来就不太灵光的脑袋,这下更是越来越糊涂了。司马炽本以为皇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结果先是被东海王司马越给架空了,后来又被匈奴人刘聪给毒死了,真是倒霉透顶。至于司马邺,完全是被推上皇位的,在长安城差点饿成皮包骨,最后没办法,只能向刘聪投降,这样一来,西晋王朝就算是彻底玩儿完了。
西晋虽然没了,但司马家的血脉还没断干净。那时候,跟着东海王司马越混的小弟,琅琊王司马睿,脑子一转,有了个主意:干脆自己在江南称王称霸。于是,他就这么在江南建起了东晋王朝。
谁能想到,司马家的人竟像被下了魔咒一样,全都被傀儡的命运紧紧捆绑。在东晋长达104年的岁月里,前后出现了11位皇帝,无一例外都是司马家的血脉,可他们却都像没骨头似的,个个都是被人摆布的傀儡。就连开国皇帝司马睿,也没能逃脱这个怪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难道这些傀儡皇帝是批量生产的?要揭开真相,咱们还得回头看看当时那四个权势滔天的大家族。
首先得提琅琊王氏,这家族连司马睿那远房亲戚都不敢招惹。司马睿的祖父司马伷,不过是司马懿的一个庶出儿子,跟司马家的主干血脉那是没法比的。因此在八王之乱那会儿,司马睿只能跟着东海王司马越混日子,当个不起眼的小跟班。要是司马家的主干力量没自己把自己折腾垮,司马睿压根儿没可能有机会崛起。
但话说回来,司马睿毕竟是司马懿的孙子辈,还算有点资格去接管大局。不过光靠自己,那是绝对办不到的,所以他只能去找他的铁哥们王导帮忙。王导出身可不得了,是琅琊王氏这种大家族的后代,而且他还有个堂哥王敦,那可是青扬二州的大刺史,手里握着不少兵马呢。
全靠王氏家族的鼎力相助,司马睿才能在江南地区当上皇帝。那天登基的时候,司马睿心情特别激动,他紧紧抓着王导的手说:“虽然王导没跟我一起坐上皇位,但这个动作就足以说明,东晋的创立,琅琊王氏功不可没。”
但后来,王氏家族的人走偏了道儿,王敦权势滔天,觉得自己手握大军就能胡来一气,完全不把司马睿放在眼里。王导呢,虽说也做了大官,但其实就是王敦的马前卒。司马睿心里苦啊,想哭都哭不出来,更不敢跟王敦对着干。
接着,司马睿悄悄着手壮大自己的力量,盘算着如何制衡王氏家族的权势。王敦一听,哪肯善罢甘休,索性起兵要清除皇帝身边的“奸臣”。司马睿不愿重蹈汉景帝的覆辙,毅然决定迎战,可惜最终还是无法扭转局势。王敦大军一路杀到建康,把京城给毁了个干干净净。最终,司马睿只能无奈地跟王敦说:“
王敦咧嘴一笑,轻蔑地哼了声,随即领着兵马走了。他打心底里觉得,那皇位根本不算啥,真正的硬道理是士族稳固,皇位嘛,换来换去罢了。王敦这么一闹腾,直接把司马睿给气坏了,没多久他就去世了,死的时候才47岁,当皇帝也就6年光景。
第二个要说的家族,那就是颍川的庾家,他们可真是连靠别人都靠不住的一群家伙。王敦之乱让司马睿突然死了,新上位的司马绍心里自然不痛快,花了整整两年时间,才总算把王敦给解决了。王家的其他人,司马绍也没打算放过,不过有个人除外,那就是一直站在司马绍这边的王导。所以,虽然王家从那以后就走下坡路了,但比起一般的家族,他们还是强上不少。
颍川的庾家迎来了他们的崛起时刻。司马绍只当了两年皇帝就离世了,接着他那才5岁的娃娃儿子司马衍坐上了皇位。这样一来,朝廷的大权就落到了太后庾文君的手里。庾太后呢,也不客气,直接把大权交给了自己的亲哥哥庾亮。打那以后,颍川庾家就算是正式掌权了。
庾亮那能力,真是一言难尽,管理国家完全不在行,还老爱捅娄子。结果呢,一不留神就把苏峻和祖约给得罪了,他俩直接反了。庾亮一看大事不妙,撒腿就跑,建康城又遭了大罪。还好那时候有几个厉害的将领站出来帮忙,这才把苏峻之乱给摆平了。
庾亮重新掌权后,居然还想通过北伐找回面子,真是有点不自量力。结果北伐没搞成,连邾城都丢了,最后庾亮只能带着遗憾走完了这一生。他去世后,大权就到了他弟弟庾冰手里。庾冰很清楚外戚的身份有多重要,所以他可不会轻易放弃靠皇帝这棵大树的好处。
#百家说史品书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