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敲响警钟,中国无人部队整装待发,比东风26战力更强

娱Panda 2025-01-16 10:30:54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乌克兰采用大量低成本无人艇的战略,为中国提供了创新的发展视角。基于庞大的工业体系,中国完全能够在未来的冲突中大规模部署水面与水下无人装备,创造出令美国海军畏惧的战场态势。值得注意的是,乌克兰在北约的支持下研发的无人机与无人艇,在实战中展现出显著效能,不仅成功摧毁了黑海舰队的数艘战舰,甚至创造了击落俄军直升机的纪录,给俄军造成了巨大困扰。这表明搭载空空导弹的无人艇具有巨大的作战潜力。令人惊讶的是,乌克兰即便在工业基础、生产能力和环境条件远逊于中国的背景下,仍能制造出令俄罗斯也感棘手的水下无人装备,这充分证明了无人艇制造的门槛相对较低。

中国在船舶制造、汽车制造业及无人机领域均居世界领先地位,若能大规模生产无人艇并在未来的冲突中广泛部署,其持续作战效能将显著增强。此类装备的生产成本相对低廉,且能够便捷地集成各种传感器、武器载荷、导航与控制装置及通信组件,以满足不同战场情境的需求。一旦实现量产,这些无人艇便能在沿海的码头、浮动平台、航空母舰等固定设施附近集结,通过遥控或自主导航方式,如“蜂群”般对敌方舰队发起协同攻击。

基于中国在世界船舶业、汽车制造业及无人机出口领域的主导地位,这三个产业间的协同运作,恰好能满足无人水面载体的制造需求。中国现有的工业体系能够为无人船提供全面、经济且综合的支持,包括船体设计、动力装置、导航系统,以及相辅相成的电子器材、感应器等。对此,美国专家深感无力,无人机的灵活性和侦察性能卓越,使其易于执行隐蔽袭击任务。而美国海军最忧虑的是,在高强度火力压制下,其应对能力可能被严重削弱。

在中国无人作战编队可能超越东风反舰弹道导弹的威胁之际,当无人水面舰艇达到一定规模时,它们不仅能实现遥控操作或部分自主航行,而且还能对美国两栖编队及航母打击群构成重大挑战。若实施远程巡逻并配合自杀性打击,无人艇就能在大约400至600海里的中远海域内建立一道令美国难以逾越的防线。即使美国能够及时侦测到这些无人艇,也难以同时应对数量庞大的目标。单艘驱逐舰或巡洋舰的近程防御武器与主炮弹药数量有限,然而无人艇以集群形式发起连续攻击,很快便能消耗掉战舰的全部弹药储备。

更为棘手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还装备有陆基反舰导弹体系与海岸基航空部队,具备在必要时刻对美国实施全维度立体化的“区域遏制”能力,这意味着美军将不得不应对来自海、陆、空三面的攻势。若继续企图在沿海地带巩固其霸权地位,必然会深陷困境。综上所述,无人作战平台的问世对现代战场态势造成了深远影响,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且深刻的军事装备革新,而中国无疑已在这条道路上展现出迅速的发展势头。

0 阅读:58

娱Panda

简介:每天更新好看的娱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