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是个“沉默的健康杀手”,很多人血脂高了也没啥感觉,但它却在悄悄损害血管,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医生通常会开降脂药,比如他汀类、贝特类等,但不少人心里犯嘀咕:高血脂需要长期吃药吗?长期吃药会不会伤身?其实,服用降脂药确实有讲究,既不能随意停药,也不能盲目吃。
今天就来聊聊长期服药的注意事项,以及用药期间需要定期检查哪些项目。

这得看个人情况,并不是所有高血脂患者都需要长期吃药。一般来说,高血脂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情况1:轻度升高,可先调整生活方式
如果只是轻微偏高,比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略超标,医生可能会建议先通过饮食、运动、减重等方式改善,3-6个月后复查,如果血脂恢复正常,就不用吃药。
情况2:血脂明显超标或有心血管疾病,需要长期用药
如果血脂水平较高,或者已经有冠心病、糖尿病、脑梗、动脉硬化等问题,那就需要长期服用降脂药,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这类人群不能随意停药,否则可能会导致血管进一步受损,甚至诱发心梗、脑卒中。
所以,高血脂要不要长期吃药,得听医生的,不能自己擅自做决定。

1、不要随意停药或换药
有些人吃了一段时间降脂药,觉得血脂降下来了,就擅自停药,结果一段时间后血脂反弹,还可能导致血管更快堵塞。降脂药一般是长期服用的,是否能停药,得由医生判断。
2、服药期间注意肌肉不适
特别是服用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的人,要注意有没有肌肉酸痛、无力、抽筋等症状,这可能是肌肉损伤的信号,严重的还可能引发横纹肌溶解。如果出现这些情况,要尽快去医院检查肌酸激酶(CK),看看是否需要调整用药。
3、保护肝脏,注意肝功能
降脂药主要在肝脏代谢,少部分人服药后会出现肝酶升高的情况。所以,本身有肝病的人要更加注意,定期检查肝功能,确保肝脏能正常代谢药物。
4、结合生活方式改善,不要光靠吃药
降脂药可以帮忙控制血脂,但不能完全替代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果边吃药边大口吃肉、喝酒、熬夜,效果肯定打折扣。所以,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这些依然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确保用药安全,服药期间需要定期复查以下4项关键指标,避免副作用影响健康。
1、血脂水平——看看药物是否起效
服用降脂药的目的就是降低血脂,吃了一段时间后,一定要复查,看是否达标。血脂检查主要包括: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坏胆固醇”,主要目标是降这个)、高密度脂蛋白(HDL-C)(“好胆固醇”,越高越好)、甘油三酯(TG)
复查时间:服药4-6周后检查一次,之后每3-6个月复查。
2、肝功能(ALT、AST)——监测肝脏代谢情况
降脂药在肝脏代谢,少部分人服药后可能出现肝酶升高,所以需要定期检查肝功能。
复查时间:服药前先检查一次,服用后1-3个月复查,之后半年或一年检查一次。
3、肌酸激酶(CK)——防止肌肉损伤
如果服药后感觉肌肉酸痛、乏力,就要检查肌酸激酶(CK),防止肌肉损伤或横纹肌溶解。
复查时间:出现肌肉不适时立即检查,否则不必频繁查。
4、血糖水平——关注血糖变化
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可能会轻微升高血糖,所以糖尿病或血糖偏高的人,要注意血糖监测,避免血糖控制变差。
复查时间:服药3个月后检查一次,之后每半年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