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宝安区西乡流塘正康骨科:你是否在打完羽毛球后感觉肩膀酸痛难忍?或是长期伏案工作后,抬手梳头都变得吃力?这些看似平常的动作,可能正在让你的肩袖“伤痕累累”!肩袖由4组肌腱构成,像“防护袖套”一样包裹肩关节,一旦损伤,可能导致疼痛、无力甚至活动受限。今天带你了解哪些运动和职业最易“中招”。
一、运动篇:这些高发动作暗藏风险
投掷类运动(棒球、标枪)投掷时肩关节需快速外展、旋转,肌腱承受巨大拉力。例如棒球投手在高速投球时,肩袖可能因反复摩擦而撕裂。
球类挥拍动作(羽毛球、网球)大力扣杀、高远球等动作要求肩部急速外展。研究显示,羽毛球爱好者中约30%因过度挥拍导致肩袖劳损。
水上运动(自由泳、蝶泳)手臂划水时肩袖反复与肩峰摩擦,尤其蝶泳的波浪式动作可能引发肌腱炎。游泳运动员中约25%存在肩袖损伤。
力量训练(举重、卧推)过顶举重会挤压肩袖空间,动作变形时(如耸肩)可能直接撕裂肌腱。健身新手因盲目加重量而受伤的案例屡见不鲜。
二、职业篇:你的工作可能是“隐形杀手”
体力劳动者(搬运工、油漆工)长期搬运重物或高举粉刷,肩袖在持续高压下逐渐退化。数据显示,50岁以上搬运工肩袖损伤率超40%。
特定姿势工作者(教师、司机)教师写板书时反复抬臂,司机长时间手握方向盘导致肌肉僵硬,均会加速肩袖磨损。
家务主力人群(家庭主妇/夫)晾晒衣物、擦高处玻璃等动作需反复过肩发力。案例显示,69%的中老年家庭主妇因长期家务导致肩袖撕裂。
办公族(程序员、设计师)长期含胸驼背使肩袖肌群失衡,突然提重物时易引发急性损伤。久坐人群的肩痛就诊率近年增长20%。
三、预防指南:给肩袖穿上“防护衣”
✅运动前充分热身:动态拉伸肩部肌肉(如绕肩画圈)可提升肌腱弹性
✅调整发力模式:避免单侧肩膀过度负重,搬运时用腰部力量辅助
✅强化肩袖肌群:弹力带抗阻训练、侧平举等动作可增强稳定性
❌警惕危险信号:夜间痛、特定角度无力或弹响需及时就医,切勿盲目拉伸
肩袖损伤不是运动员的“专利”,从办公室到厨房都可能成为“战场”。保护肩关节,从了解风险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