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新秀赛最戏剧化的剧本莫过于选秀前三甲沦为背景板:
状元里萨谢与榜眼萨尔组成的哈达威队,在半决赛被穆林队淘汰。里萨谢全场仅得4分,萨尔更是只有3分入账,两人合计7分的表现甚至不及卡斯尔单节得分(半场6分+决赛12分)。
探花谢泼德在林书豪执教的G联赛队中彻底迷失,两场比赛0分收场,其发展联盟级别的对抗短板暴露无遗。
马刺4号秀卡斯尔却成最大赢家:半决赛命中制胜中投,决赛单节轰下12分,凭借场均9分4助攻的全能表现斩获MVP。这位被波波维奇称为"当代吉诺比利"的新秀,用鬼魅突破和精准中投证明了"顺位≠实力"。
这场逆袭背后暗藏玄机:穆林队教练组针对性启用"双塔战术"(伊迪+韦尔斯),为卡斯尔创造单打空间;而哈达威队过度依赖萨尔的高位策应,在40分赛制下节奏拖沓,最终被经验更丰富的二年级球员压制。
赛前被视作夺冠热门的马刺组合(文班亚马+保罗),却因"卡bug式操作"沦为笑柄:
预赛中,文班亚马利用2.21米身高优势,在传球环节直接跨过障碍物"空投"给保罗,后者如法炮制完成接力。这种打破常规的取巧方式虽将用时压缩至47.9秒(其他队伍均超1分钟),却被裁判以"违反体育精神"为由取消资格。
争议发酵:保罗赛后抱怨"赛前确认过规则",但联盟出示的录像显示其咨询对象是场边工作人员而非裁判。文班亚马更被扒出曾在训练中演练此战术,被球迷嘲讽为"规则漏洞工程师"。
这场闹剧暴露出全明星赛的深层矛盾:表演性与竞技性的失衡。当文班亚马试图用创意突破规则边界时,联盟却选择维护传统流程,最终骑士队凭借米切尔+莫布利的稳定发挥夺冠,但话题度远不及马刺的"技术性犯规"。
希尔德预赛狂轰31分,追平库里保持的纪录,其从底角到顶弧的"无死角轰炸"引发全场沸腾。
决赛却突遭手感冰封,最终以1分之差惜败希罗。这种"预赛封神,决赛崩盘"的剧本,恰似2023年哈利伯顿的翻版,印证了三分赛的"心理战"本质。
值得玩味的是,希尔德本赛季三分命中率已达42.1%(联盟第4),但关键战屡屡失准的特性,恐加剧勇士对其"常规赛射手"的定位质疑。
四、扣篮赛:麦克朗"飞车秀"碾压式三连冠,NBA球员沦为陪衬
麦克朗祭出"飞跃敞篷跑车接360度转体扣篮",复制了2008年霍华德"超人归来"的经典,评委清一色给出满分。麦克朗G联赛出身与1米88身高的反差,无疑是强化了"草根传奇"的人设。
NBA现役球员集体哑火:猛龙迪克尝试致敬卡特"挂臂扣篮"却失败,火箭阿门·汤普森的"蒙眼扣篮"被批缺乏新意。这场"降维打击"折射出NBA扣将创意的枯竭——当实战化成为主流,愿意潜心设计表演动作的球星已凤毛麟角。
五、詹姆斯20年来首次入选全明星却缺席比赛
詹姆斯此前连续20次出战全明星正赛,但是今天赛前,詹姆斯接受媒体采访时宣布不打了,詹姆斯表示自己的脚踝感到不适,湖人还有30场常规赛,西部的竞争很大,自己需要保护好自己的健康,让球队保持竞争力。詹姆斯的缺席,引发了很多争议,很多NBA记者包括帕金斯、追梦格林都表示,詹姆斯不打应该提前说,这样可以让其他球员替补进来。詹姆斯缺席全明星正赛,无疑让很多喜欢詹姆斯的球迷感到失望和始料未及!
六、全明星正赛的决赛,国际队开局手感冰冷,奥尼尔“老年队”手感更加出色开局打出11-0的开局,早早拉开了分差。最令人意外的是,是奥尼尔队的MVP之争,塔图姆和库里最后都有机会拿到MVP,不过最后塔图姆用一个3分绝杀了比赛,拿到15分,库里得到12分,无缘MVP!
詹姆斯真的这几年太败人设了!不知道为什么,这样记录保持住了但这样的记录对他已经没加成了!这样为了保持记录而保持还降低了档次!看不懂他
全明星赛本来是表演赛,空接,妙传,暴扣,都没出现这些精彩动作,简直是三分大赛,
小编说"詹姆斯20年来首次入选全明星却缺席全明星比赛",是这样吗?詹姆斯20年来次次入选了全明星!
塔图姆最后是三分吗?库里无缘mvp ?你是不是吃了啥不干净的,烧坏脑子了
看比赛了吗,不管出于何种原因,最后库里是MVP
麦克朗。麦克狼,要是戴上狼头罩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