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简称“沪”,别称申城、沪上、魔都,是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上海大都市圈核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上海市总面积6340.5平方千米,辖16个区。截止2022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为2475.89万人。2022年,上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4652.80亿元,比上年下降0.2%。目前,在新一届上海市委领导班子中,两位当选二十届中央委员,三人当选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两位中央委员是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和上海市长龚正,三位中候补委员是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清,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朱芝松和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郭芳。
01—上海市委书记
求学清华1981年9月,17岁的陈吉宁考入清华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学习环境工程专业,198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7月学士毕业。同年9月入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攻读环境工程专业,1988年10月获硕士学位。在清华求学时,陈吉宁曾任系学生团委书记。陈吉宁当时名声在外,既是系里的第一名,又是学生干部。1986年,大五的陈吉宁成为环境工程系设立首届“陶葆楷奖学金”唯一获奖者。系老师知道陈吉宁是“81级中最好的学生”。旅英十年获硕士学位同月,公派赴英国布鲁内尔大学生物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1989年7月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土木系攻读环境系统分析专业博士学位,1992年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为《活性污泥法的建模和控制:走向一个系统框架》。1992年11月帝国理工学院博士后,1994年12月至1998年3月在帝国理工学院任助理研究员。1995至1996年邹骥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访学期间,两人交往甚多,他们认为环境学科人才仅仅学习经济学或者工程学是不够的,必须进行跨学科培养,形成复合的知识结构,同时受到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的训练。回归清华1998年3月,34岁的陈吉宁回清华大学任教,出任环境工程系主管外事的副主任。1999年7月,在郝吉明推荐下,陈吉宁任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主任,接任郝吉明。陈吉宁当时在系里工作时间不长,但是他有10年的海外经历,对发达国家的教育系统非常熟悉,老师们都对其寄予厚望,认为他能成为推动教学改革的不二人选。上任后,陈感教学实验楼空间狭小,但环境不是热门学科,一向资金难求。他充分了解国家交流动向后,筛出了中意合作的智能楼项目,对接意大利的资金和清华的土地盖了栋利用太阳能、自然光的绿色节能生态示范楼。2006年2月任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06年9月兼任清华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2007年12月任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秘书长。2007至2008年曾在《能源政策》(英语:Energy Policy (journal))发表多篇关于中国环境问题的论文。任常务副校长期间,环境学院的学生可以选到他讲授的《环境系统建模理论与复杂模型》。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陈吉宁带领团队赶赴灾区,出具安全评估与应对措施的报告。2009年初,环保部决定对五大区域重点产业发展进行战略环评,陈吉宁任项目集成专家组组长,并于2013年下半年提交报告,后获得环保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0年1月兼任清华大学研究生院院长。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兼任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2012年2月任清华大学校长,是1949年以来最年轻的清华校长。在就职演讲中,陈吉宁说“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场所,更是培养人的思想、情感、意志、品质之所在,是铸造灵魂的地方。”2013年,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2014年5月20日,清华大学和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建XIN中心,其目标是立足中国的教育实践、借鉴以色列高等教育的经验,创造中国式的科技创新道路陈吉宁作主旨演讲。任清华校长三年期间,陈吉宁比较低调,“会像学生一样骑着自行车在清华园中穿行”。在大学人事改革方面,引进了国际上通行的“tenure-track(终身教职)”制度。2015年1月27日,陈吉宁在第一次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题为《选择与坚持》的演讲中,提到自己在到访台湾时购得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局外人:成功的故事》(英语:Outliers (book))一书,并引用朱镕基学长的语句勉励毕业生“要大胆地试,不要怕失败;你们还年轻,失败了也无所谓”。这是他任清华校长期间最后一次公开活动。环保部工作2015年1月28日,中央组织部宣布陈吉宁接替周生贤担任环境保护部党组书记。2月27日,陈被任命为环境保护部部长,成为当时国务院各部委中最年轻的部长。北京市政府工作2017年5月27日,陈吉宁被任命为北京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代理市长、党组书记。2017年6月27日,被免去环境保护部部长职务。2018年1月30日,陈吉宁在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北京市人民政府市长。2018年2月24日,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工作2022年10月23日,58岁的陈吉宁在二十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晋升副国级,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五天后,陈吉宁出任上海市委书记,并辞去北京市人民政府市长职务。据澎湃新闻报道,次日上午,陈吉宁“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瞻仰一大会址,强调牢记二十大政治报告中提出的“三个务必”(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02—上海市长
03—上海常务副市长
04—浦东新区区委书记
05—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
上海工作
1992年7月自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于上海的基层单位任职,曾在松江区、黄浦区、普陀区、徐汇区等地工作。2017年9月,任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党委书记、副局长。2019年4月,任上海市奉贤区委副书记、副区长、代区长,同年7月当选为区长。2021年2月,调任上海市虹口区委书记。2022年6月28日,当选为上海市委常委。同年10月22日,于二十大上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2023年1月8日,兼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2023年4月,任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上海行政学院院长。
上海市委书记是政治局委员[呲牙笑]
[点赞]后备
竟然没有上海市委副书记
一个学校也要秘书长[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原谅我没文化
这个书记的学历和经历真牛
海归,
这学历都很好厉害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