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增设计害刘邦,陈平暗中透漏消息,太后调节分争刘项两路分兵!

伯芳评文化 2025-03-22 04:34:23

范增得悉怀王命项羽、刘邦二人两路分兵伐秦,便向项羽献计。见陈平坐在对面,便用手指着他说:“陈平,老夫之计,非尔可知,退了!”

陈平想:你说鬼话怕我听见,下逐客令,想把我赶出去,我偏不睬,除非元帅叫我出去。

项羽见范增叫陈平出去,心里老大不快,啊!陈平是我的心腹之人嘛:“陈平乃本帅心腹,军师请讲无妨。”

范增想:谅你陈平不敢泄露,即使泄露,刘邦性命在老夫掌握之中,他逃走不了,便说:“元帅!等到两路分兵之时,元帅将刘邦唤来,你说:本帅与尔分兵,尔愿走北?尔愿走南?”噢,叫我问刘邦,愿走哪条路。

这两路分兵,是在山东定陶县分,目的地到陕西咸阳,秦国的都城。哪两条路?一条走黄河以北,由山东经山西,然后奔陕西进函谷关,入咸阳。一条路走黄河以南,由河南入陕西,经武关、崤关,进入咸阳。这两条路,论好走,是河南这条路好走。北边条路难走,山东的山路崎岖不好走,路程又远。先到咸阳的可以做皇帝,所以今天项羽想,范增叫我问刘邦,愿走哪条路?“刘邦如讲愿走北路。”

“如讲愿走北路,元帅就说,好大胆刘邦!尔不待主帅令下,越权自专,杀!”喔!刘邦如若讲走北路,我就杀他,罪名是:你不待我正帅做主,越权自专,杀。“如若刘邦说不走北路,走南路。”

“如讲愿走南路,元帅好讲,南路关少将稀,尔贪生怕死,焉能为军中主将,杀!”喔!他如若讲走南路,南边条路好走,你好走的路走,贪生怕死,杀!

刘邦走北是杀,走南也是杀,他倒死定啦!只有这两条路啊!“军师此计虽佳,良心二字安在?”项羽想:范老头子啊!你怎么忍心的?只有这两条路,你不是杀定刘邦了嘛!

“元帅!安邦焉问丧天理。”还有下句,定国何愁绝子孙。这下句范增没有说。“军师请回,本帅照计而行。”

“范增遵命。”范增回转自己公馆,心中得意洋洋,以为这下子杀定刘邦了。项羽亦安寝。

陈平也回公馆。他一路走一路想:哼!范增的章程太可恶,刘邦是杀定了。今日项羽讲我是他心腹,我可是他心腹?不见得。我与刘邦倒是好朋友。不晓得罢了,既晓得,怎能见死不救?让我去把个底给刘邦,叫他赶紧做准备!陈平想到此,直奔副帅府。

刘邦今晚用过晚酒,正在书房品茶。现在他是堂堂的副元帅,又是公爷,饭后要品茶,有茶瘾。当亭长的时候,可没有这玩意头。书房里,一边四个、两边八个手下人,悬刀的悬刀,佩剑的佩剑,保护副帅,防备刺客。

当亭长的时候,他经常走夜路,也没有遇到一个短路的。现在是朝廷要人,面前有人保护。刘邦品着茶,抢着胡须得意洋洋,回忆昔日家里穷得快断顿,诸债临门,没得办法,冒雪访萧何借钱,之后,才慢慢转运,大兴楼结拜兄弟,泗水亭充当亭长,吕家庄招亲,芒、砀山斩蟒起义,又把怀王请来,一步步高升了。今天,怀王又命我与项羽,两路分兵伐秦,先到咸阳为君,就是万岁,我跟项羽嘛,我跑不过他,即使后进咸阳为臣,也不坏,是千岁,诸侯王,富贵莫如王。到那时,暴秦被推翻,天下升平,百姓安乐。真叫有志者事竟成。哈哈哈!刘邦笑得合不拢嘴。

有人进来:“禀千岁!陈平先生求见。”刘邦一听,陈平来了。心想,他是我老朋友了,可以直接进来,今天“求见”,我倒要迎接了。他现在是项羽的心腹,许多地方我还望他照应哪。“请陈先生书房相见,讲本帅迎接了!”“是。”

刘邦至书房门口迎接,一会间陈平至。”喔!呵呵哈哈哈!汝智先生晚上前来,刘邦有失远迎,望先生海涵!”

陈平把他望望,这人好糊涂,死到头上了,还跟我玩客套。“岂敢!公爷言重,惊动公爷,罪煞陈平。”

“陈先生里面请坐。”“公爷请!”两人进书房,邀请入座,有人献茶。“请问先生晚间到来,有何贵干?”“请元帅命左右退出,陈平方敢言明。”

刘邦望着两旁:“尔等退下,不奉呼唤,不准入内。””是。”手下人都退出。“元帅请附耳过来!”刘邦一听,唷!这件事机密哪,剩了两个人,还要附耳。

刘邦将耳畔送过,陈平口对刘邦耳朵,低声说道“适才间我在正帅府,如此这般,这等这样……”刘邦听了,“啊一呀--!”

“元帅!赶紧想解计。陈平告辞。望元帅切不能泄露风声,如有泄露,陈平生命休矣!”“噢,噢,刘邦晓得。不送先生了。”陈平回去安息。

陈平走后,刘邦左思右想,长吁短叹,想不出解计来。忽然想到萧何,何不请萧何来一同商量。"来!速至萧公馆,请萧何先生即刻就来,不可耽搁,本帅有紧要军机议论。"

“噢。”这个当差才走。“来!你再去!”“是。”才走。“来!你再去一下!”“是。”一连三次相请。

萧何已安寝,听说刘邦请他去议论紧要军机,立刻起身把衣服穿好,还没有动身,接着又来一个请他。还没有出大门、又来一个。一连三次请,萧何慌了,如此之急,定有了不得的大事。萧何急忙忙赶到副帅府书房。

“元帅!参谋萧何见元帅!哪里有干戈入境?”“唉!不是干戈入境。先生附耳过来。"刘邦口对萧何耳畔,把适才间陈平讲的话说明一遍。“先生怎办?吾命休矣!”

萧何听了,略一思索,说道:“区区小事,何足为虑。”“先生莫非有解计?”

“元帅!参谋已有解计,只须如此如此,这等这样,此事可保化消。”萧何讲完,刘邦听了,也很高兴。

萧何用的什么解计?他叫刘邦辞职不干。项羽要杀刘邦,主人没有晓得,你把它捅到上面去,让主人来解决这事。

萧何拿了线条纸,捻笔添饱了墨,代刘邦把一道辞职奏章写好,即刻命人送至宫中。萧何今晚就在刘邦这里,耳听好消息,看主人怎样解决。

这道奏章送至内宫兴楚台,就是办理国家大事的地方,复兴楚国,所以名曰兴楚台。太后正在兴楚台办理国事,因怀王懦弱无能,太后能干又贤明,所以,什么事都由卫太后办好了,让儿子做个现成事情。太后见了刘邦辞职奏章,很为奇怪,正在用人之时,刘邦因何突然辞职不干?

刘邦辞职奏章上说:“日间蒙君圣恩,将大事付臣,项大将军是将门之子,真英之后,足够担当此职,臣邦出身微贱,恐误国家大事,请另选贤能。”

太后看了想:上写臣邦出身微贱,定是哪个笑他当亭长出身,哪个敢笑他?他是我太后面前的红人,堂堂的副帅,又是公爷。别人谁也不敢耻笑他,哀家看来,敢耻笑他的只有比他强的项羽。嗯,对!上面写有项羽的话呐。项大将军将门之子,真英之后。太后又想,项羽是粗肠直肚,不会讥笑刘邦的。这是哪一个?挑拨离间,搬弄是非?啊呀!还未出师,自己人倒同室操戈了,这怎么办?

太后一想,有了!只须如此如此,可把这事解决好。太后把怀王喊来,母子两人一斟酌,认为这个办法很好。太后传旨,命刘邦、项羽二人即时进宫,有要事相议。

刘邦得了信,太后召见,晓得他的事情发作了。望望萧何,萧何点首:“元帅放心去吧!”

刘邦上马,率领手下,离了副帅府,直奔王府端门。副帅府就在王府端门西首西大街。东西街道以王府端门分界,上首东街,下首西街,刘邦远远见东街灯球照耀,见来人走近,领首一人一骑,不是旁人,项大将军。

刘邦见项羽过来,有些害怕。连忙下马。项羽见西街灯球篾篮照耀,灯球上有“沛公”二字,也晓得刘邦到了。刘邦上前:“大将军,刘邦见大将军有礼!”项羽虎目圆睁:“罢了!”

到了王府端门口,项羽下马。刘邦让道:“大将军先请!”项羽毫不客气:“嗯呸!”项羽在前,刘邦在后,到了内宫见太后。太后赐坐,上首坐的项羽,下首坐的刘邦,怀王就站在母亲背后。有人献茶。

卫太后望望刘邦,刘邦低着头。看看项羽,项羽局促不安,突然被喊得来,什么事呢?问又不好问。太后望望这两个人,明白了,已有四分数了。“项羽王儿!”称为王儿?这是笼络人心,表示亲近。“太后!”

“尔与刘邦分兵灭秦,秦与尔有君、父之仇,而刘邦与秦无仇,他乃忠义之臣,是为我楚国和天下老百姓除害!”“太后!臣项羽知道。”

“项羽王儿,尔要与刘邦并肩同心灭秦,代先王与汝父报仇,切不可听旁人谗言,笑他出身微贱,这样,自己人同室操戈,要骂名千古,遗臭万年!”

太后对着项羽一个人说,项羽本是老实人,被太后这样一针见血的说,脸色红一阵白一阵,心里有话,奇怪,范增用的计,太后她怎么晓得的?

“太后放心,臣决无此意。”“卿虽无此意,哀家放心不下,须吾儿与王儿、刘邦三人,在楚图前义结金兰,哀家方可放心。”

项羽听了,要我跟刘邦拜弟兄?不拜弟兄能杀他,拜了弟兄非但不能杀,而且要关顾。想想要回掉,这弟兄不能拜。

卫太后猜到项羽的心意,随即进了一步:“项羽王儿,吾儿与刘邦皆已答应,未知王儿意下如何?”

项羽勉勉强强,亢亢噎噎答应了,答应就答应,要勉勉强强,亢亢噎噎做什么?想不答应,怕太后问:啊!这两个人跟你拜兄弟,你不高兴,是嫌我家儿子不好,还是嫌刘邦当亭长的?所以是勉勉强强答应。“太后!臣项羽遵旨。”

“吾儿怀王,今年二十有五,四月初二寅时生。”“臣项羽,今年二十有五,五月初五午时生。”“太后,臣刘邦今年二十有五,八月初六申时生。”

刘邦只二十五岁?不至二十五了,三个人中,刘邦最长,他故意把岁数改小,不做老大哥。因为一个是主人,一个是大喉咙,你做老大哥不好做。

有人在楚图前设香案,焚香,三个人上前,行仪式见礼,见礼之后,给太后请安,太后心中大喜:“王儿等少礼!项羽王儿!尔与刘邦分兵灭秦,南、北二路,哀家若命谁人走南,谁人走北,则以先到者感俺,后到者恨俺。”

“太后!臣项羽愿走北。”山东这条路难走,险关敌将多,打斗机会多,我欢喜厮杀,这条路我来。“臣刘邦愿走北。”刘邦是假客气,假意绕下子。

“嗯,两位王儿休要多言,哀家写南、北两字,汝两人到楚图前捻卷为定。捻北则北,捻南则南。”

太后把两个字写好,有人把纸条搓成纸卷,往盘子里一放,盘子放在楚图前香案上。大家都在旁边,项羽、刘邦上前见礼,见礼之后,刘邦道:“大将军先请!”项羽是哥哥,所以刘邦双手一并:“哥哥你先请!”

项羽虎目圆睁,四个瞳仁突露在外,骨嗒骨嗒,恨不得瞳仁变成四个锥子,锥到纸卷里,把个北字找到才好。

他把眼睛闭了,“啧!”随手一拈,拈了一个,打开一看,好了:“臣项羽拈的北!”接着,刘邦也伸手要拈。卫太后说:“嗯。刘邦王儿!项羽王儿既拈北字,儿即南字,何必再拈。”“噢,是!”

可知这盘子里剩下的一个纸卷,是什么字?也是北字。太后写了两个北字,是有意关顾刘邦的,晓得刘邦宜于走南路,项羽宜于走北路,所以,太后写了两个北字。晓得一定项羽先拈。刘邦不敢占他的先啊。所以太后设计巧作安排。太后赐宴,用宴之后,刘邦、项羽告辞。太后把这事解决好了。她和儿子怀王心中都很欢喜。

刘邦回去告诉萧何,如此如此。萧何也自欢喜,又重重的谢了陈平。项羽回正帅府,当日晚间,正在书房用酒,陈平在旁奉陪。听得书房门外“嗯……呸”一声咳嗽,有个人进了书房。

哪一个?军师范增。这两天他忙着到九里山调兵遣将,晚间才回城。他得知今天天没亮,太后把两个元帅召进宫去,不知何事。范增不放心,特来问问。

范增进了书房:“元帅!范增耳闻今日天未明,太后将元帅与刘邦召进宫去,为了何事?”项羽如此这般讲了一遍。范增一听之下,“啊呀呀!范增咋日所献之计,定有人向刘邦泄露。”说着,右手两个指头指着陈平。

陈平低头装不看见。项羽见范增指着陈平,眼睛翻翻的。心中很为不乐,说道:“范增,叫你用计害敌人,谁叫你自相损伤!退-了!”范增呕得肚肠打结,气呼呼回转自己公馆。

后人有诗赞卫太后之贤:女有男权太后贤,虽有大事总周全。兴楚台前这一拜,从此不听范增言。

过了两天,两个元帅联合上表,奏明怀王,定于某日分兵伐秦。动身这一日,怀王命人在离城二十里外搭彩篷相送。刘邦、项羽在彩篷见怀王,怀王给每人赐酒三斗,弟兄洒泪而别。

刘邦、项羽先到定陶县,择定日期,兵分两路出发。

两下分兵,项羽精兵百万,声势吓人。江东起首八十万,章邯归降二十万,听他调用。合并起来有百万大军。勇将千员,九江王英布,大梁王彭越,龙且、钟离眛、季布、虞子期、丁公、雍齿、桓楚、于英等一班大将,偏、牙、将佐不在其内。

念书人有上大夫韩生,中大夫武涉,光禄大夫周丰、周兰、闵子期,还有老才子范增。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真是人才济济。其实还有一位军事专家韩信没有被重用,现在正倒霉瞌眈,还没有得志呐!

刘邦跟项羽来比,就可怜了,只有二十万人。面前武将有夏侯婴、王陵、樊哙、周勃、周昌、傅宽、傅弼、卢绾、靳歙、赵举、张昌、陈武、柴武、丁福、周宽,念书人出类拔萃的只有萧何。所以刘邦跟项羽比,相差很大。

.两下分兵,刘邦兵进河南,项羽兵进山东。先讲哪一路?我拣热闹的说,先讲北路。

项羽兵进山东,一路上都闻风而降,无人阻挡,毫无耽搁,真是势如破竹。项羽进兵两个多月,一仗未打过,他很为扫兴。项羽想:我要走山东,就想天天打仗,谁知走到今日,一仗都没打。今日正走之间,有个探子到马前:“报,禀元帅!”

“何事?”“前面离新安界口不远,有秦国十镇诸侯带兵五十万,阻挡吾军去路!”

“噢,好!”项羽为何赞好?他听说有人带兵来抵挡他,有恶战来了,他高兴。即带领手下,至营门口朝对面看看,见对营门口有十杆纛旗。果然不错,十镇诸侯,带了五十万人在此。

哪十镇诸侯?我交代:东魏洛阳王申阳,西魏王魏豹,河内殷王司马卯,辽东王张同,辽西王夏月,金陵王吴芮,姑苏王吴炳,恒山王吴成,临江王共敖,燕王臧荼。每镇诸侯带兵五万。

项羽回转军中,升坐大帐,摘令箭一支,“中军!令箭一支,今晚命人制囚笼十辆,以备本帅明日生擒敌将作囚将之用。”“遵:令。”

中军领令下来,军队里人多好办事,把旁边大树砍下作木材,没得锯子用斧头硬打,也没刨子出细,上头还有木刺,只好马马虎虎把十辆囚笼打好了。

中军缴令后,项羽命书记官把十辆囚笼编起号来,一号是哪个蹲,二号是哪个蹲,三号四号是哪个蹲,生怕弄错了,还要对号。旁人望望好笑,也不敢开口,一宿无话,第二天,项羽即与十镇诸侯交战。——楚汉相争第十一节

0 阅读:1

伯芳评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