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将仇报?缅甸强震中国首个抵达救灾,中国商人撤离却遇持枪收费

盖说社会 2025-04-02 14:14:37

3月28日,邻居缅甸遭遇了7.9级强震,其第二大城市曼德勒,恰好位于震中附近,一时间可谓是损失惨重。

由于缅甸本土的灾后救援能力,极其的欠缺,所以中国救援力量,在第一时间就应邀赶赴了现场。

照理说,中国第一个抵达救援,本该是缅甸人感恩的对象。可没想到在缅中国商人,撤离震区的路上,居然还遭到了持枪收费的情况。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而缅甸人对待中国的真实态度,究竟是什么样子?

不到24小时,抵达震区

2025年3月28日12时50分,缅甸中部地区,突然被一场7.9 级的强震,狠狠撕裂。

并且,这场强震的威力极其巨大,连泰国曼谷和我国云南等地区,都有明显震感。

身处震中附近的曼德勒古城,则是有成千上万栋房屋倒塌,大桥、佛塔、路面等基础设施也都遭到严重破坏。

曾经充满烟火气的街道,如今已变得满目疮痍,到处都是残垣断壁,人们只能在路边无助地避难。

截至当地时间3月31日12时,这场地震已造成2056人遇难,3900人受伤,270人失踪。

在地震发生后,缅甸薄弱的医疗和救援基础设施,难以支撑抗震救灾工作,只能向国际社会紧急求援。

而震后不到20小时,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就火速抵达缅甸灾区。

事实上,这支刚刚在甘肃积石山,完成救援任务的队伍,连工装都没来得及换,就马不停蹄地转战缅甸。

初到震区,他们就迅速投入到救援工作中,并很快从垮塌的寺庙中,救出了7名被埋的僧人。

3月30日,中国国际救援队118 名队员,携6条搜救犬、两台救援车以及634件套救援装备和物资,还有医疗物资,乘坐两架中国空军运- 20飞机,从北京启程飞赴缅甸内比都。

可以说,中国人在这次缅甸地震中付出良多,可没成想得到了恩将仇报。

枪口下的返乡之路

地震发生后,幸存的同胞们满心期待着,能尽快回到祖国的怀抱。

然而,归途中的遭遇却让他们寒心不已。

而湖南商人罗先生的经历,就是这场艰难撤离的一个缩影。

地震发生时,罗先生正在曼德勒购买原石,亲眼目睹了这场灾难的残酷,两名与他熟识的年轻姑娘,在地震中不幸离世。

为了安全撤离,罗先生加入了一个四车编队,于缅甸时间29日下午4点左右,开始从曼德勒撤离,目标是仰光。

由于曼德勒到仰光的高速路,在地震中已经断裂,无法通行,他们只能选择走小路。

只不过,这些小路本就崎岖难行,而震后的混乱局势,更是让这条返乡之路,充满了危险。

一路上,他们遭遇了13处,持枪关卡。

那些人手持AK47,恶狠狠地指着车窗,要求车队缴纳“过路费”,不给钱就不让通过。

在震前,这些地区的治安就比较混乱,如今地震过后,更是陷入了一种无序的状态。

抢劫、绑架的传闻不绝于耳,这让罗先生一行人不敢有丝毫懈怠,只能连轴转地赶路。

在经过一座桥时,他们发现属于自己这一侧的桥,已经断掉。

无奈之下,车队只能冒险逆向行驶在,开裂的路面上。

桥下是湍急的河流,稍有不慎,就可能车毁人亡。

一时间,车内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每个人都屏住呼吸,紧紧地握住扶手,眼睛死死地盯着前方,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危险信号。

就这样,罗先生的车队连开17小时不敢停歇,凭借着出发前购置的少量食品,勉强支撑着。

最终,在熟人关系的帮助下,他们才虎口脱险,于30日早7时左右抵达仰光。

只不过,此时的他们,早已疲惫不堪,精神也几近崩溃。

当然,除了罗先生,还有许多华人在撤离过程中,遭遇了类似的情况。

有的车队被持枪者拦住,长达数小时,被迫交出大量钱财,才得以放行;有的则在漆黑的夜里,面对持枪者的威胁,吓得瑟瑟发抖,只能默默祈祷平安。

但更令人揪心的是,震后的灾区还面临着,瘟疫与高温的双重威胁。

如今,地震重灾区出现了,暴发霍乱、登革热、疟疾等流行病的征兆。而震区未来两天,都将出现35℃以上的高温,甚至达到 40℃。

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的身体和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善意背后的现实困局

其实,这种“救人反被劫”的荒诞剧,折射出缅甸复杂的地缘困局。

曼德勒至内比都山区,本就是地方武装割据地带,地震导致政府军控制力,进一步弱化。

数据显示,缅甸全国现 20余支少数民族武装,部分势力长期依赖“过路费经济”。

当救援物资抵达时,某些武装分子却将其视为“肥肉”,甚至出现哄抢救援物资的恶性事件。

早在2018年,若开邦地震时,就有国际救援组织的物资,被当地武装截留,导致受灾民众迟迟未能得到救助。

而此次地震后,类似的混乱局面再次上演。

在缅甸的一些偏远地区,武装分子趁乱哄抢食品、帐篷等救援物资,使得本就艰难的救灾工作雪上加霜。

从更深层次来看,这也反映出缅甸长期存在的,社会信任缺失问题。

缅甸政府与少数民族武装之间的长期对立,使得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较低,社会凝聚力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只考虑自身利益,不惜损害他人和国家的利益,从而导致了社会秩序的混乱。

而当外国救援力量进入时,这种不信任感也延伸到了他们身上,使得救援工作面临诸多阻碍。

事实上,中国救援队一直秉持着“受援国主导”的原则,尊重缅甸的主权和意愿,全力配合当地政府和人民开展救援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要坚决谴责和追究,那些武装分子的违法犯罪行为,让他们为自己的恶行付出代价。

也要继续坚守人道主义精神,为缅甸灾区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后记

毕竟,地震是一场天灾,给缅甸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痛和损失,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无辜的受害者。

我们不能因为少数人的错误,就放弃了对整个国家和人民的帮助,那样不仅违背了人道主义精神,也会让中缅两国多年来的友好情谊受到伤害。

参考资料

0 阅读:0

盖说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