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年开始,个人存款超30万以上的家庭,或将面对“三大麻烦”!

丹青史笔 2024-12-13 13:44:53

最近几年,全球经济形式暴跌,赚钱越来越困难,可生存成本却依旧在不断攀升,人们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似乎变得更加困难。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不少人选择将赚来的钱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然而,近日专家们却发出警示,明年那些家庭存款超过30万的人,将不得不面临三大烦恼。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现在存钱也有风险了?

经济大环境不景气

在长达3年的新冠疫情影响下,中国国民经济遭遇重创。

这不是夸大其词!就拿房地产行业来说吧,自从2021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房地产行业去杠杆化,导致市场低迷。

且不说楼盘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从10年前的23.8%骤降到5.1%,营业额更是锐减数千万,数不胜数的房地产大佬因此直接破产。

为了挽回经济收入,相关部门在经过多方面考量后,决定放开对疫情的管控,全方面下放政策来支持经济发展。

尽管2024年一季度,中国总GDP为296299元,比去年同比增长5.3%。但这也并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按照专家的设想,中国放开了对疫情的管控后,国内经济必然会迎来报复性消费,可现如今这种情况并没如期出现。

这也就意味着,如今中国的经济大环境依旧非常不景气。

此外,全球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也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显示,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2.4%,相较于2023年的2.6%,2022年的3%,以及2021年的6.2%,是连续第3年出现倒退。

在这种情况下,不少百姓选择将赚来的钱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但你可曾知道,这种行为或将让你面临更加严峻的风险!

烦恼一:银行存款利息下调

“把钱存进银行,安全又可以赚利息,何乐而不为?”

长期以来,这是不少人对待存款的传统理念。可是明年,或许你得跟这种想法说声再见了。

事实上,银行存款利率下调的趋势已经蓄势待发。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出于国内的经济大势考虑,另一方面则受到了国际金融形势的影响。

分析人士指出,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一蹶不振,经济增长乏力。

为了刺激房地产业复苏,同时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消费,降低存款利率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当存款利率下降,存款的吸引力自然会降低,资金会转而流向其他投资渠道,其中房地产无疑是更具吸引力的选择。

因此,很多资金都将转投房地产市场,从而拉动房价上涨,提振整个房地产业。

与此同时,贷款利率也会随之下调。

更低的贷款利率会吸引更多人选择贷款购房,因为借贷的成本降低了,购房将变得更加便宜。受这一利好政策的刺激,消费者对房产的需求也将大增。

退一万步来看,就算资金真的未必全部流向房地产,至少在存款利率较低时,人们更愿意选择投资或消费,而不是将钱死存银行。

值得一提的是,分析人士指出,未来造成存款利率下调的因素不仅来自国内,更多的是受到了国际金融环境的影响。

近年来,美联储一直在执行加息政策,导致大量国际游资涌回美国市场,而中国市场遭遇了资金外流。

美元作为国际市场上的主要结算货币之一,其涨跌波动都将影响到中国的对外贸易。

这不是危言耸听!随着一些中国大型企业和房地产公司受此影响陆续倒闭,国内就业和消费市场也受到了冲击。

这迫使中国政府不得不采取降息政策,以求降低企业成本,增加流动性资金,维持经济增长。

在这种情况下,存款显然已不再是一种理想的理财方式。那些手头有一定存款的家庭,恐怕要为资金的去向伤脑筋了。

烦恼二:投资风险加大

为了让资金保值增值,寻求更高收益自然是大家的期望。然而专家提醒,在当前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投资的风险却在与日俱增。

分析人士称,经济低迷时期,各类投资产品质量普遍不佳,暴雷风险较高。尤其是那些宣称“高收益”的产品,反而最容易让人钻了空子。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他们根本无从判断投资产品的优劣。只要听到“高收益”二字,往往就会趋之若鹜,结果不知不觉中落入了资本家精心设计的圈套。

特别是一些刚毕业没多久的年轻人,他们渴望尽快获得财富,以证明自身价值,但作为职场新人,往往得不到领导的重视。无奈,就只能铤而走险,选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

可在当前就业形势低迷的当下,他们能不能保住工作还不能肯定,此时贸然投资理财,无异于饮鸩止渴,结果可能会血本无归。

对此,网友纷纷表示不认同。

要知道,那些国有大型银行推出的理财计划,有国家担保,不管是收益还是风险,都非常安全且稳定。如果想要通过投资来赚钱,大可以选择此种。

但专家却有非常独到的见解!甚至直言,即便银行的理财产品看似“安全”,也并非没有风险。

如今银行的存款利率在下降,银行理财的吸引力自然也会大打折扣。可银行员工的收入由底薪+绩效+补贴构成,其中的绩效,就会牵扯到理财计划的售出。

为了赚钱,某些员工就开始铤而走险。

澎湃新闻报道,2023年有多起银行员工违规将理财产品非法转为存款,最终导致储户权益受损。

所以说在当下的经济环境里,不管是把钱存银行还是投资其他产品,风险都是不小的。对于那些手头有一定积蓄的家庭来说,即便想保本取利,也得三思而行了。

烦恼三:通货膨胀加剧

除了面临收益下降和投资风险加大的困扰,另一大麻烦则是通货膨胀将加剧,物价上涨迅速,存款购买力急剧下降。

细心的消费者都能感受到,最近各种日常生活用品的价格都在持续上涨。

以方便面行业巨头康师傅为例,短短几年时间,其经典袋装面的价格就从2.5元涨至3元,桶装面更是从4元狂涨至5元。

连曾经作为“肥宅快乐水”的可口可乐也在近期宣布了上调价格的决定。500ml的塑料瓶装可乐,在部分地区已经从3.5元涨至4元。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康师傅和可口可乐相继上调产品价格,折射出当前我国通货膨胀压力正在加大的现实。

在全球范围内看,当前世界各地的通胀率均处于较高水平,远超历年同期。

其中南美洲和非洲部分地区的通胀率甚至超过了20%,欧美国家虽然只有2%-4%,但相较往年也属于比较高的水平。

中国虽然通胀率相比之下仍显平缓,但也难再继续维持2%左右的低位水平。

尤其是在房地产等支柱行业放缓、制造业产能过剩、经济增长乏力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通胀率在未来很可能会逐步超出预期。

因此,在居民收入小幅增长但物价上涨速度远超收入增幅的情况下,存款购买力必然会遭到严重侵蚀,资金贬值也难以避免。

为了化解这种困境,引导资金重新回流实体经济,主管部门极有可能会人为推升通胀水平,从而增加消费者的投资和消费意愿。

届时,把钱存在银行里或许已经没用了!既使存款利率不变,资金也难免面临贬值的命运。

可存款毕竟是一辈子的积蓄,难道我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贬值吗?

应对之策

在当今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不少家庭开始选择将节省下来的钱存到银行,希望能在退休之后实现躺平。

可在各种因素的加持下,如今存款也不是最佳选择,这可如何是好?

专家解释道,面对上述三大麻烦,不同家庭可能会采取不同应对之策。

一部分家庭选择持守,继续将钱存在银行内,采取相对保守的理财方式。这类家庭往往注重稳妥,不愿冒太大风险,即便收益有限也在所不惜。

另一些家庭则会选择大胆一点,将存款转为投资,追求更高的收益回报。他们通常较为激进,不惧风险,对投资充满信心。只要能够斩获可观收益,血本无归的危险也在所不计。

不过,无论属于哪一类型,都应当保持理智头脑,切忌盲目跟风。投资或是持币过家,都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能力,权衡利弊,作出审慎选择。

毕竟对于一些家庭来说,存款或许已是所剩无几的全部家当。一旦操作失当,家破人亡也不无可能。

写在最后

生活本就充满变数,越发不可预测的经济大环境,更是让不少家庭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

但归根结底,审慎理性是关键。切不可盲目跟从,而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确定路线,方能够最大限度化解“三大麻烦”的困扰。

毕竟,我们每个人手中的那一份钱,也许正是家人们未来的全部希望。

参考信息来源

新浪财经——从明年开始,存款超过30万的家庭,可能会面对“三大麻烦”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