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年轻人不想再打工了。
美国劳工部(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最新数据显示,自2021年4月以来,平均每个月约有400万美国人辞职,去年11月份这一数字达到高峰,来到了450万人,相当于美国劳动力的3%。创造了自2000年以来的最高辞职水平。
但这些说法显然并不值得信服。因为就算没有疫情,大家也不想把时间浪费在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上啊。之所以不得不上班,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穷。不上班谁养你,怎么吃饭,拿什么付房租房贷?而美国年轻人不上班的核心原因其实也只有一个:政府发钱太多了。以“2万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法案”为例,该法案不仅扩大了失业保险适用的工种范围,还将失业人群领取失业保险的时限由26周提升至39周。在此基础上,每个失业者每周还可多领取600美元,持续4个月。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据21世纪经济报分析:一位马萨诸塞州的工人每周可得到约1155美元,约8085元人民币失业保障金,也就是说,每月可以获得32340元人民币。此外,年收入低于75000美元的个人将还可以获得每人1200美金的直接补助。虽然各州之间申领金额存在一些差异,但《纽约时报》2020年年中统计认为,美国国内超过一半州会出现领取救济金超过正常工作所获工资的情况。也就是说,不上班比上班赚得多。这也直接导致了美国出现了很多“假装在找工作”的人。经常有用人单位收到简历,但电话却怎么也打不通,或者是被雇佣后,上班第一天就跑没影儿了。让自己一直保持失业的状态,就能一直薅到失业保障金羊毛。毕竟,不打工比打工赚得多,谁还愿意打工呢?把这条规律应用到上面提到的德国、加拿大、英国也都适用,这几个出现“大辞职潮”的国家也都是在疫情期间大规模发过钱的。我们知道,美国敢于大规模发钱是因为美元霸权,美元大放水相当于跟全世界收铸币税,靠着剥削别人来维持疫情失控后的国家稳定,这是十足不要脸的行为。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德国、加拿大、英国这些国家却多数是实打实的财政拨款。那么,为何我们国家不发钱?以及中国是否应该发钱?有人提出过该怎么发钱的理论吗?02在拜登就任美国总统之初,就提出了提高最低工资水平以及增加富人税率等政策,被认为是想挑拨企业和工人之间关系的来改善贫富差距。劳资关系被激化,在美国发钱后体现得特别明显。因为持续劳动力短缺,工人们利用这一点跟公司“坐地起价”,不涨工资就辞职,使得美国薪资成本达到数十年来高位。在Reddit、TikTok等平台上,骂老板和公司是最热门的内容领域之一,提到比尔盖茨、扎克伯格这群富人后面永远跟着“fuck”“shit”之类的字眼。非常有无产阶级大觉醒内味儿。但美国资本家心里也非常清楚,支撑工人现在要求涨工资、敢罢工的核心是政府发钱,但政府不会一直发钱,停止发钱后没了收入的劳动群体肯定还得老老实实回来打工。疫情两三年间美国房价涨了25%,2021年股市再创新高,这些信号都传达出了“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贫富差距继续拉大的问题。《纽约时报》的畅销书作者库尔特·艾肯沃尔德认为,年轻一代不再相信“美国梦”了,他们失去了工作的意义感。
“工作已经不再是实现你抱负的手段了,你不会通过它得到伴侣、孩子、房子、假期、个人成长,还有退休。这贪婪的环境,已经让工作变成了单纯求生的手段。”“工资停滞,买不起医保,保险贵得像奢侈品,带薪休假更是不可能,孩子你也养不起,房子更是一个幻梦。是的,工作很重要,但如果没有好的未来,它就什么都不是。”“太多年轻人看清了,未来40年都会是一个样,只会让有钱的人变得更有钱。”无可讳言,美国是全球贫富分化排名第一的国家,印度是第二,我们是第三。我相信上面这段话,很多普通中国人看完后也会有共鸣。很多人应该还记得,春节前一周,某互联网大厂00后实习生写了一封怒怼部门加班的邮件,这件事上热搜后,该大厂很快回应将“认真反思,尽快整改”。这让我想起了中国互联网早期创造财富神话那几年,那时候大厂加班其实远比现在严重,只不过当时哪怕是一个基层程序员都能看到在北京买房、生活越来越好的希望,所以当时因加班而引爆舆论的新闻并不多。短短十几年,中美贫富差距都变大了。中美博弈代表着全球化趋势走到了阶段性尽头,科技发展陷入停滞,全世界都在内卷。只能分蛋糕的时候,矛盾就被放大了。想让打工人不佛、不躺,中美需要的都是科技突破,给经济找到新的增长点,所以我们国家提出了产业升级计划,一定要去抢占下一波科技浪潮中的制高点。那科技、创新需要谁去做呢?年轻人。但现在年轻人被房租、房贷、结婚,养小孩这些事情困得团团转,有几个能真正放松下来,屁股稳稳地坐在那搞研究呢?为此,拜登政府想出的措施是通过发钱来激化劳资矛盾,加大企业间竞争,卷死那些发不起高薪的企业。但因为美国发钱是大水漫溉,人人有份,所以最终数据显示是大量餐饮、酒店、零售服务业被折磨得死去活来。如何让发钱这件事,真正惠及能改变国家未来的那群人手中呢?其实,中国也有很多学者研究过这个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翟东升,就提出过一个雄心勃勃地给中国人发钱的设想:它将比美国发的持续时间更久。并且,只定向发给符合条件的40岁以下年轻人,每月13000元。03这条关于讲发钱的视频,目前在B站已经有80多万播放量,积累了2万3000多条弹幕。即使是那些不赞同观点的人,也大多能从这种设想中获得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