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了!重建!无锡这些居民楼

景天看亿娱 2025-04-18 20:17:09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老破小改造,这可是最近的顶流话题!这不,无锡盛岸一村90栋的老居民张建国,在抖音上晒出了自家即将变身电梯房的喜讯,瞬间点赞过万,妥妥的网红打卡地!这可不是个例,无锡这波大板房改造,覆盖了1401户、7.5万平方米,妥妥的民生工程大手笔,用"钢框架+智慧建造"这套组合拳,重新定义了城市更新,简直是yyds!

想当年,我第一次去靖海新村35栋,那外墙裂缝,大手都能塞进去!一到梅雨季,楼道积水能没过脚踝,画面太美不敢看。

这些上世纪80年代的大板房,用的预制混凝土板拼接工艺,抗震性能差,漏水率更是高达92%,简直是"危房plus"。

要在容积率2.5的老小区原地重建,这难度系数,堪比地狱级副本!当时专家都觉得,从签约到封顶,没个18个月下不来。

结果呢?我最近再去一看,盛岸一村的两栋楼已经穿上了银色的钢结构外衣,塔吊忙着吊装预制叠合板,像搭积木一样,效率杠杠的!项目负责人说,从拆到封顶只要127天,比传统工艺快了40%,这速度,简直是开了挂!

这效率的背后,是政策的强力助攻。

梁溪区住建局王副局长给我算了一笔账:"三原原则"重建,政府每平方米投入5800元,看着比货币化安置的4500元高,但算上土地出让金损失、安置房建设成本,其实省了23%的财政资金,这波操作666!更重要的是,居民可以选择回迁或者拿钱走人,这种"菜单式"补偿,完美解决了旧改中最让人头疼的产权纠纷问题。

我在靖海新村签约现场,碰到一位周女士,她拿着12738元-㎡的收购协议,开心得合不拢嘴:"这价格比周边二手房高15%,这下儿子结婚的首付有着落了!"

当然,政策推进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中桥二村到现在还没100%签约,暴露了城市更新中的"木桶效应"。

我在那蹲点了三天,发现顶楼住户担心过渡安置问题,底层商户担心改造后客流会减少,各有各的难处。

相比之下,盛岸一村就做得很好,他们搞了个"二维码意见墙",收集了187条居民诉求,针对老年人过渡期就医难的问题,还专门协调社区医院开设了绿色通道,这服务,必须点赞!这种精细化治理,才是解决"最后一个钉子户"的关键。

技术创新也是这次改造的MVP。

中建科工用的钢框架结构,不仅减少了70%的建筑垃圾,90%的预制率更是让工地告别了噪音污染。

在35栋工地,技术员小李给我演示了BIM系统,每块预制构件都有专属二维码,一扫就能看到各种参数和安装位置,科技感十足!这种建筑工业化模式,让单栋楼日均施工进度达到了1.2层,比传统工艺提升了50%,效率爆表!不过,项目总工也说了,钢结构每平米造价比混凝土结构贵800元,大规模应用还得想办法降低成本。

民生工程的温度,都藏在细节里。

在过渡费发放办公室,我看到了一份特殊的台账,23户孤寡老人的补偿款直接打到了养老机构账户,9户残疾家庭优先选房,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更贴心的是回迁房的设计,在保持原建筑面积不变的情况下,通过优化管线布局,让实用面积增加了5%,所有户型都做了适老化改造,细节满满!怪不得靖海新村回迁意愿高达81%,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从经济角度来看,这波改造盘活了沉睡的存量资产。

戴德梁行的数据显示,盛岸一村周边二手房价从改造前的1.1万元-㎡涨到了1.4万元-㎡,片区商业体出租率也提升了12个百分点,经济效益肉眼可见!更重要的是,通过拆除26栋危房重建,释放了3.2公顷的可开发空间,土地利用率max!不过,也有房企投资总监私下表示,如果后续12个改造项目一起上马,短期内可能会新增28万平方米的新房供应,对市场价格体系造成冲击,这方面也需要关注。

无人机飞过靖海新村,新旧建筑的交界线,就像城市发展的年轮。

曾经因为漏水睡不好觉的居民,现在在工地围挡上写满了"期待新家";抱怨了半辈子楼道狭窄的李阿婆,现在每天用手机记录施工进度发朋友圈,这转变,真是让人感慨!这正是新时代住房制度改革的缩影。

正如住建部专家说的:"用工业化建造破解改造难题,用政策创新平衡各方利益,这条路走对了!"

当然,未来的挑战依然很大。

第二批12个改造小区的户数是首期的3.6倍,资金压力巨大。

有银行信贷部经理透露,已经有开发商想把改造项目打包成REITs产品,但4.8%的预期收益率对投资者吸引力不大。

同时,中桥二村的僵局也提醒我们,改造工程进入深水区后,如何既坚守政策底线,又保持治理弹性,需要更大的智慧和魄力。

夜幕降临,盛岸一村的施工照明灯亮了起来,钢结构的轮廓在夜色中格外醒目。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居民们就能在新家的阳台上欣赏城市夜景,这段"拆旧焕新"的故事,也将成为新时代城市更新的华彩乐章!而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无锡模式能否复制推广?当全国5.8万个老旧小区等待改造时,这场发生在梁溪河畔的实践,或许正在为中国式现代化写下生动注脚。

免责声明:本文的时间、过程、图片,人物信息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0 阅读:14

景天看亿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