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河路沿索须河徒步到小双桥遗址的一路所遇

强哥五六 2025-03-08 08:29:14

喜欢出门走走,是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不在乎能走多远,也不苛求目的地,让一切自然而然地发生。

今天,想去走走郑州北郊的索须河,并且是一路向西。我是在去年看雪景的时候去过那里,不知道它是否有了变化,是美了?还是丑了?让行走去给出答案吧。

今天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从天河路索须河桥开始尝试着走到锦和公园,然后乘公交车回家。

乘G78公交车,在天河路大河路站下车便开始徒步,时间是上午10:17分。

索须河桥,等我过了马路看到这样一个指示标志:向西388米小院等着你。不明白它说的什么?是美食的诱惑吗?

从这里下坡,便开始正式的徒步,去年来的时候,这条路就是这个样子。

景观道拐弯去了堤上,咱不跟它走了,择一小径继续向前。

生命的意义,在于在荒凉中看到绿色,在平淡中找到神奇,生活是美好的,只所以苦恼是人失去了发现美好的眼睛。穿行于此,也是一种不错的行走体验。

这是索须河道里的一座孤岛,咱走木质栈桥上去看看岛上有什么。

迎春花以娇艳迎接春天,也欢迎到此的过客。

因为人烟罕至,这里成了鸟类的天堂,一些个非常漂亮的小鸟,在树丛中飞来飞去仿佛跳着舞蹈,长尾巴的灰喜鹊用鸣叫欢迎我的到来。密林中的石板路蜿蜒曲折,向远方铺展开来,有一点曲径通幽的味道。

由此出岛

在这里遇到几位老者,他们穿着带编号的红马甲,上面印着四个大字:河道养护。本该休养的年龄,但他们还在劳作,向他们致敬!

这段路上桥梁特别多,我一路下来穿越了9座桥,这是第一座。

河对岸的仿古建筑,我曾经去过,名字我给忘了。

彩色的路断了,可以说没有明显的路,只好自己找路从桥下穿越而过。

过桥后便是这样的小路。

河面宽了,垂钓者也多了起来。

继续走河边小路,与水作伴是一件很惬意的事。

拦水的橡皮坝,成就了一泓请水,也成就了一个哗哗作响的小瀑布,在静谧的地方这响声有点夸张。

走到江山路,时间是11点11分。

江山楼,我在这里休息了一下,舒缓一下老胳膊老腿儿。

"九九杨落地",是的,春天来了!

在江山楼的草地上,我看到了静卧着几头牛。不知道放牛的人去哪儿了?这里可以放牛吗?我想问问。

柳树长出了新绿,索须河水是第一个观光者。当树影投射到水里,仿佛颜色更绿了。

我还是喜欢独自长大的树,因为独立才向世人彰显出它高傲的形态。

走到这里,没有了路,我又不想去走河堤,只好翻越了,还行难度不大,说明咱还不老!

菜园里有个时尚屋,里面茶台茶具一应俱全,应该是喝茶聊天的地方。可惜,柴门落锁,闭门谢客。

京广铁路桥

这个小院里,房主养了一匹小马。当我走近栅栏的时候,它忙不迭地跑了过来,向我讨要吃的。很遗憾我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喂它,它很失望地打着响鼻儿走开了,我很遗憾错过了一次极好的喂马的机会。下次,我一定带食品来!

走到这里,这个村子叫师家河,我有好几个战友就是这个村子的。这次只是路过就不打扰了,让我们各自安好。

西三环,穿过这条路走400米就到小双桥遗址了。我到达的时间是12:17分,刚好走了两个小时。

小双桥遗址,发现于1989年,1990年开始系统性发掘。它是商代早期的都邑遗址,在这里发现大量的举世罕见的文物。最有名的是朱书文字,其形状和结构与甲骨文一脉相承,是商代早期的书写文字。

该遗址1995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发现之一"。现在还是被保护的状态,据说政府要在这里建一个巨大的历史博物馆。

我围着遗址转了一圈,整个遗址被保护起来了,外人不得入内。

参观完毕,我打开导航想去锦和公园,一看还有4公里多,而且导航导的是这样一条"水"路,我想算了吧,就此返航吧!这是导航导的路。

我去西三环乘公交,走的这条路叫科技路,有点离谱了吧?路两边是零零散散的菜地,道路极窄,不时会有野狗出没,这里有科技吗?

走到这里乘723支线,到地铁4号线老鸦陈站乘地铁回家。

这是行走的轨迹图。

本月的徒步要告一段落了,年过完了,春天来了,我和老伴儿又要开启自驾游的模式了,第一站安微。有缘路上见。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