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us刷屏背后:它真的有可能成为“下一个DeepSeek”吗?

科技瞭望台 2025-03-11 14:19:18

一天早上,我被一阵急促的“哔哔”提示音吵醒。

手机屏幕上满是与“Manus”相关的信息。

这个来自中国的AI代理新秀真的如传闻所言,“炸翻”了整个科技圈吗?

抱着一探究竟的心情,我打开笔记本开始搜寻相关新闻。

出乎意料的是,英文媒体几乎寂静无声,只有零星的讨论。

这个Manus,真有那么神奇吗?

在中文社交媒体上,Manus已经掀起了一股热潮,几乎每个科技博主都在评论它。

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它似乎还没有形成足够强大的影响力。

官方宣称的“科技圈失眠”真是事实?

还是仅仅是一场热潮呢?

同时,在国内的二手交易平台上,Manus的邀请码已经成了抢手货。

一张价值定在几千到上万元不等。

一时间,大家都在想方设法弄到这个神秘的邀请码。

结果有不少人被骗,Manus官方还专门发声明提醒用户不要相信这些虚假消息。

如此高的热度是否真的代表这款产品的含金量?

亦或是大家仅仅被它的噱头吸引,产生了“从众心理”?

这一现象背后,透漏出的是市场对新技术渴望的同时,也隐藏着人们对未知事物的无尽好奇。

那么,Manus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让大家趋之若鹜?

据官方介绍,Manus是一款通用的AI代理——它不仅能帮你想,还能为你做。

例如,你可以把一个包含了10份简历的压缩包丢给它,Manus在不解压文件的情况下,能自己读取文件内容,分析重点,甚至能编写Python脚本生成对应的Excel表格。

它的演示视频看起来相当流畅,解压、分析、生成,几个步骤一气呵成。

除了上述功能,Manus在房产推荐方面也显示了强大的能力。

你可以给出预算和条件,比如低犯罪率和优质教育资源,它就能为你推荐合适的纽约房产。

从表现来看,Manus确实有点儿“料”。

不过,有用户指出,它目前并未面向所有人开放,想用它,必须先获取邀请码。

这也导致了社交媒体上的“求码大军”。

去年,DeepSeek的出现曾让硅谷重新审视AI的潜力。

如今,Manus是否会成为DeepSeek的接班人,打破现有技术格局?

这款新产品背后的团队,创立了另一款成功产品——Monica.AI。

团队成员多为年轻的90后,如创始人肖弘和联合创始人季逸超,他们都有着令人瞩目的经历和学术背景。

但与DeepSeek相比,Manus的出现似乎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尽管国内媒体给予了它极高的关注度,但国际市场的反应显得冷淡许多。

直到本文发稿时,谷歌搜索中相关英文新闻少之又少,大媒体几乎没有跟进。

Manus需要用更强的实力和更多的应用场景,来打动那些“怀疑论者”。

不管如何,Manus的出现,无疑再一次将AI代理这个概念推向了热潮。

而这个90后中国团队,能否再一次打破硅谷的技术领先地位,我们拭目以待。

站在今天,我们无法断定Manus是否能走得更远,成为AI领域的新星。

真正的技术革新,不在一朝一夕,而在于持续不断的积累和实践。

市场的吹捧往往带有情绪波动,而我们需要静心观察这款新兴产品在更多实际场景中的表现。

或许,Manus的成功与否并不重要。

它更重要的是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提示我们未来的路有多宽广。

AI技术不是炫技,而是实实在在的工具,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和工作。

无论是Manus还是其他新兴产品,最终能扎根于生活,才能真正打动人心。

Manus当前的热潮,也许只是一个开始。

欣赏它的创新,同时,更期待它能在未来的实际应用中展现出真正的价值。

好的技术终将会被市场接受,而最重要的是,它们在前行的路上,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希望和可能。

0 阅读:0

科技瞭望台

简介:瞭望科技领域,掌握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