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多地重建方舱医院的新闻,成了一大奇观,先是黑龙江佳木斯,后是云南文山,还有媒体爆料的哈尔滨。对于外界的质疑,回复均是合法合规,但在百姓看来,却并非如此。
8月1日,黑龙江佳木斯一居民小区新竖的一块公示牌,引起了市民的注意,在这份《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方舱医院建设项目一期批前公示牌》上,明确说明这块土地上将建一座方舱医院。
无独有偶,8月3日,有媒体报道云南文山市政府官网发布了一份永久性方舱医院建设项目候选人公示,项目名称为永久性方舱医院,而且招标已经完成,总投资2330余万元。
不仅佳木斯和云南文山,哈尔滨新冠病毒肺炎应急救治提升(方舱医院三期)项目也在近期开始招标。
面对这样的项目,群众有意见,媒体看不懂,官方也有疑惑。佳木斯自然资源管理和规划局的工作人员在答复群众质疑时,多次的说法并不一致,先是说“经费已经下来了,不建不行”,后又称“是文旅项目,主要是文旅、潮玩、宾馆啥的”。
当这些回复都不能满足大家的好奇时,最终官方回复是“平战结合”项目,并非因为疫情而建,建成之后用于平时开展急救指挥调度、急救知识普及培训,目的是提升佳木斯市整体医疗水平。
佳木斯想了两天给了个能看得过去的理由,但云南文山对于百姓的疑问,却没有浪费一点口舌“是符合条件的,省发改委立项,省市都有配套资金的,都有合法合规的手续。”
在当地的有关部门看来,项目没有问题,唯一的问题是“名字有些敏感,给老百姓造成误解了”。
当真是这个样子的吗,恐怕没有这么简单。因为工作人员承认,这是疫情期间批复的一笔专项资金,如果现在改建成其他医疗项目,明显违反了专款专用的管理规定,是重大的违规。
所以两个地方尽管答复项目已经变更了用途,却对外宣传的名称不敢改动一个字。明知“方舱医院”会被社会误解,他们也要公然“冒名顶替”,只为了能对得起“专款专用”,简直就是荒唐的文字游戏。
这种跨越时空的方舱医院,背着疫情期间的旧债,急着开工建设的项目,除了“经费已经下来了,不建不行”的难为情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合法合规”的答复背后,是不是并不是那么紧急。
平战结合不是不能建,而是在财政预算中,应该有轻重缓急。在财政普遍紧张,甚至很多地方连公务员工资都存在拖欠的情况下,这些地方拿着过去没花完的经费当烫手山芋,怎能不让人感叹。这非建不可的方舱医院,到底是真的需要,还是为了一笔经费的面粉,挖苦心思包的一顿烂尾工程饺子。
三年时间国家用于疫情的投入不计其数,有多少资金像现在的方舱医院一样,没有被利用到位或者被挪作他用,这不应该随着疫情政策的放开,成了一笔无人过问的糊涂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