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数学,刷一定量的题是必须的,但一定要控制一个合理的度。
刷得太多了,就成了为了完成刷题任务而刷题了,这样不但浪费时间,还搞得自己连思考的机会都没有,正如《论语》里的一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意思是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
刷题要精而非多,认真研究一道题,尝试一题多解,通过一道题会一类题是正解。
做题的时候,要先审题,认真理解题目中的条件、要求和隐含的信息,明确已知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再思考怎么做这道题。
有的学生做数学题,连题目都没有看清就下笔,极其容易忽略关键细节,结果用了错误的解题方法从而导致答案错误。
课本比刷题更重要,课本是本刷题是末,一味重视刷题而不注重课本所讲的基础就是本末倒置。
有的学生对课本所讲的概念、定理都没有搞清楚,就急吼吼的去刷题,结果因为对基础不扎实不系统,遇到综合性强或者是稍有变化的题目就傻眼。
如果不深度理解课本中的概念以及定理的内涵和外延,势必会知识体系散乱,无法构建知识框架,根本就不会形成有效的解题思路。
刷题一定要在知识体系已经搭建好的前提下,再刷一定量的题目来巩固基础和深化理解。
更有甚者,有的学生不是通过刷题来思考题目,而是把题目和答案背下来,下次做题的时候直接套用。
这种学习方法非常的笨拙,效率很低下,用了大量的时间却不能真正提高解题能力。
刷题的目的是要形成自己的解题方法体系,所以刷题后还要分析解题过程,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归纳同类题型的特点和解题思路,这才是刷题的真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