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听过配享太庙,太庙到底什么样?

卡密动漫 2025-04-29 20:54:43

大家好,这里是大脚。

相信大家在观看《雍正王朝》相关视频的时候,都见过“唯一一位配享太庙的汉臣”这么一条弹幕。

这条弹幕调侃的主角是张廷玉,是清朝时横跨康、雍、乾三朝的顶级大佬。他是一名汉人,做到了配享满清太庙,可以想象段位有多高。

都听说过“配享太庙”,那太庙到底什么样呢?

简单来说,太庙是一片建筑群,是封建王朝进行祖先牌位安放和祭祀的地方。

太庙建筑群都是坐北朝南,有三重院落,主要建筑物从南到北,分别是街门、庙门(五色琉璃门)、戟门桥、戟门、享殿、寝殿、祧庙。

街门,最外围院落的大门,把太庙和外部街道隔开。过了街门,就走进了太庙范围。

五色琉璃门,位于中墙的南墙正中,是太庙的正门。太庙的主要功能区和主体建筑也基本都集中在这道门内。

戟门桥,一共7座,中间一座是专供皇帝走的,叫御路桥。御路桥两侧两座是王公走的,王公桥两侧两座是品官桥,最外围两侧的两座才是供常人走的。

戟门桥,是最体现封建等级制度的建筑之一。

过了戟门桥,紧接着就是戟门。戟门恢宏大气,再往内就是“三殿”,各色祭祀活动都发生在那里,所以戟门又是太庙的礼仪之门。

享殿,祭祀活动发生的主要场所。封建帝王到太庙祭祀的前一天,会把祖先的牌位从寝殿请到前面的享殿,从而开展祭祀活动。

享殿两侧是配殿,是陪祀功臣们的场所,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配享太庙”的具体地方。

寝殿,封建帝王们日常供奉历代祖先神位的地方。规模略小于享殿,内部设神龛,按昭穆制度排列祖先牌位。

祧庙,供奉远祖神位的地方。遵循“亲尽则祧”原则,将世系过远的祖先迁入祧庙,以维持前殿、中殿的祭祀规模。

比如嘉靖帝为了把生父塞进太庙,就得把太庙里超员的最远祖先移出太庙,移入祧庙。

按庙号体系,明太宗朱棣应该移入祧庙。但严格来讲,朱棣和嘉靖都属于小宗入继大宗。

如果把朱棣移出太庙,那嘉靖帝的处境就很尴尬,所以嘉靖直接把“太宗”朱棣抬到和朱元璋并列的“万世不祧之祖”的“成祖”。

这样一来,朱棣不用移出太庙,嘉靖帝又变相给自己继位做了背书,一箭双雕。这就是“名正言顺”的威力和顶级政治家的恐怖手腕。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