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田里辛勤劳作的朋友们,有没有发现种植甜玉米和糯玉米的时候,产量总是不稳定?
有的人今年大丰收,明年却颗粒无收,这是为什么呢?
确实,种植玉米,尤其是甜玉米和糯玉米,有很多门道。
在这里,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种玉米这件事儿。
你知道吗,不同病虫害的侵蚀是影响玉米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如果你能搞明白该预防哪些病虫害,收成就不再是问题。
主要害虫及其防治方法关于玉米害虫,地老虎、蓟马和玉米螟这几个是“老熟人”了。
它们专挑玉米关键生长期下手,一旦防治不到位,轻则减产,重则绝收。
地老虎爱在地下捣乱,蓟马喜欢趁着苗期作祟,而玉米螟则会在玉米生长中后期发动攻击。
听起来好像有点吓人,不过别担心,只要掌握了方法,这些烦人的家伙就不那么可怕了。
地老虎的危害与拌种防治技巧首先是地老虎,这家伙看起来不起眼,但可劲儿捣乱,钻在地下咬断玉米幼苗的茎基部,让每个辛勤呵护的幼苗化为乌有。
解决它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拌种。
方法简便易行,在玉米播种前,把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按1:200比例跟种子拌匀,这样地老虎接触到种子和幼苗时,就难以幸免了。
蓟马的侵害及喷药防治措施接着是蓟马,听名字就觉得小巧玲珑,实际却是个“大坏蛋”。
蓟马主要在苗期侵害玉米叶片,成虫和若虫一窝蜂群聚在叶片的心叶内,啃完的叶片褪绿发黄,有时卷缩在一起,甚至传染粗缩病。
为了让玉米有个健康的开始,每15天喷一次5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连续喷2到3次,就能给蓟马制造点“麻烦”。
当然,喷药要均匀,不能偷懒哦。
玉米螟对玉米的威胁与有效控制办法再说说玉米螟,也叫钻心虫,名字听着就知道不好惹。
这家伙从叶片到果穗,无所不啃。
特别是中后期,危害玉米茎秆和果穗,容易造成茎折和果穗腐败,大风一吹,茎折的玉米杆子就躺地上了。
为防止玉米螟的侵害,我们可以在玉米的小喇叭口期和大喇叭口期,以及果穗授粉后,用12%甲维·虫螨腈悬浮剂或氯虫·高氯氟悬浮剂兑水均匀喷雾。
这种喷雾能很好地控制害虫对玉米的损害。
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说完害虫,再来看看常见的病害。
甜玉米和糯玉米容易发生粗缩病、弯孢菌叶斑病等,其中南方锈病和玉米大小斑病最为普遍,危害也最大。
了解这些病害后,我们可以提前预防,而不仅仅是等它们大规模爆发后再匆忙应对。
南方锈病的症状与预防措施南方锈病多发生在玉米生长中后期,春季和夏季雨水多的时候尤为高发。
受侵玉米的叶片上会出现一片片淡黄色的圆形孢子堆,最后叶片布满“疹子”,导致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枯萎而死。
应对南方锈病的办法是,在发病初期,用4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兑水均匀喷雾。
相对而言,这种药剂对南方锈病、防止植株过早枯死效果显著。
玉米大小斑病的识别和防治另外一种常见的就是玉米大小斑病。
大斑病和小斑病通常会混合发生,玉米叶片上出现斑点,一开始是小小的黄褐色斑点,然后逐渐扩大,变成长条形或更大的斑块。
这种病害严重时,叶片会布满斑点,最终导致玉米叶片枯死。
对于玉米大小斑病,也可以用4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进行喷雾,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其实,种植甜玉米和糯玉米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关键在于你是否掌握了病虫害防治方法。
玉米生长的每一步都需要细心呵护,了解它们的生长习性,对症下药,才能笑到收获的
农业不易,种田的每一步都是在与自然对话。
大自然既充满机会,也充满挑战。
在田间地头摸爬滚打的人们,掌握科学种田的方法,让每一粟种子都不辜负我们的汗水。
高产的甜玉米和糯玉米,其实就隐藏在你防治病虫害的每一个细节里。
种田有道,愿每一个田间地头都迎来丰收的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