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进,作为《水浒传》中第一个登场的梁山好汉,其出身颇为不凡,是史家庄少庄主。史家庄家境殷实,父亲史太公身为庄主,统领着三四百户人家的大村落,在村里说一不二,还在衙门里谋有肥差,家中积蓄丰厚。史进又是老来得子,备受宠爱,这也使得他自幼便养成了任性不羁的性格。
史进从小就对务农之事毫无兴趣,心中只痴迷于刺枪使棒,对舞刀弄剑的热爱达到了极致。他的母亲见他如此不务正业,满心担忧,时常苦口婆心地劝说,可史进却全然不听,依旧我行我素。长此以往,母亲被他气得病倒,最终含恨离世。母亲的去世,并没有让史进有所收敛,反而更加放纵自己。史太公无奈之下,只好顺着他的性子,为他请了众多师傅,希望能满足他对武艺的渴望,让他能在武学上有所建树。
不仅如此,史进对自己的形象也有着独特的追求。他请来了高手匠人,在自己的肩臂胸膛上精心绣下九条栩栩如生的青龙纹身。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纹身并非寻常之举,多与江湖人士或不良少年相关联。史进此举,既展现了他对独特个性的追求,也暗示了他内心深处渴望与众不同、渴望在江湖中闯出一番名堂的决心。这九条青龙纹身,在阳光下闪烁着神秘的光芒,仿佛九条即将腾飞的巨龙,充满了力量与威严。从此,“九纹龙” 的绰号便在乡里传开,他也因此成为了众人眼中的焦点。
史进与王进:武艺的蜕变命运的转折总是在不经意间降临。一天,史家庄来了一位名叫王进的过路客人,他本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父亲当年打伤过高俅,如今高俅发迹得势,对他百般刁难,无奈之下,王进只好带着老母逃离东京,前往延安府投奔老种经略相公。途中,母亲染病,他们便在史家庄借宿养病。
一日,王进在后院看到史进正在操练棒法,那棒在史进手中舞得虎虎生风,招式花哨,令人眼花缭乱。然而,王进毕竟是武学高手,一眼便看出了其中的破绽,忍不住说道:“这棒也使得好了,只是有破绽,赢不得真好汉。” 史进正练得兴起,突然听到这样的评价,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怒火。他心想,自己拜过七八个有名的师父,练了这么多年的武艺,怎能被一个陌生人如此轻视?当下便大声叫嚷道:“你是什么人?敢来嘲笑我的本事?我倒要看看你有多大能耐!” 说罢,便要与王进比试一番。
王进本不想与他争斗,但经不住史进的再三挑衅,又见史太公也在一旁劝说,便只好拿起一根棒子,与史进来到空地上。史进心中憋着一股气,一上来便使出浑身解数,向王进攻去。他的棒法凌厉,招式一个接着一个,让人目不暇接。然而,王进却不慌不忙,身形灵活地在史进的棒影中穿梭,轻松地化解着他的每一次攻击。只见王进突然一个侧身,避开了史进的一记猛击,然后顺势将棒子一挑,只听 “咔嚓” 一声,史进手中的棒子竟被王进挑飞了出去。史进还没反应过来,便被王进一脚绊倒在地,摔了个四仰八叉。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史进目瞪口呆,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引以为傲的棒法在王进面前竟如此不堪一击。他满脸羞愧地从地上爬起来,心中对王进的武艺佩服得五体投地。他意识到,自己之前所学的那些花棒,虽然好看,但在真正的高手面前,根本没有用武之地。于是,他毫不犹豫地跪在王进面前,诚恳地说道:“师父,我有眼不识泰山,还请您收我为徒,传授我真正的武艺!” 王进见史进态度诚恳,且是个可造之材,便答应了他的请求。
从那以后,史进便跟随王进刻苦学习武艺。王进倾囊相授,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武学经验和精湛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史进。史进也十分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刻苦练习,无论是炎炎烈日还是寒冬腊月,都从未间断。在王进的悉心指导下,史进的武艺突飞猛进,短短半年时间,他便学会了十八般武艺,每一种都练得精妙绝伦。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杈,这些兵器在他手中都运用自如,仿佛与他融为一体。
半年后,王进见史进武艺已经学得精熟,便决定离开史家庄,继续前往延安府。史进心中十分不舍,但他也知道,师傅有自己的志向和追求,不能因为自己而耽误了师父的行程。于是,他只好含着泪,与师父依依惜别。史进望着师父离去的背影,暗暗发誓,一定要将师父传授的武艺发扬光大,做一个行侠仗义的好汉。
王进的出现,如同一束光照进了史进的世界,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真正武学殿堂的大门。史进在王进的教导下,不仅武艺得到了质的飞跃,更重要的是,他对武学有了全新的认识,明白了真正的武艺并非只是花架子,而是要在实战中能够克敌制胜。这种认识的转变,对史进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他日后在江湖中的闯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少华山结义:命运的转折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史进的生活再次迎来了巨大的转变。少华山,这座位于华阴县附近的险峻山峰,成为了史进命运的又一个转折点。山上盘踞着三位头领,分别是神机军师朱武、跳涧虎陈达和白花蛇杨春,他们因受不了官府的压迫,落草为寇,在山上占山为王,靠打劫过往客商为生。
一日,少华山的二当家陈达,为了给山寨筹集粮食,不顾大当家朱武和三当家杨春的劝阻,执意要攻打华阴县。而要前往华阴县,就必须经过史家庄。史进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暗自警惕,他深知少华山的土匪绝非善类,若是让他们从自己的地盘经过,不仅会危害到庄里百姓的安全,还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于是,他召集庄客,准备好兵器,严阵以待。
陈达带着一百多名喽啰来到了史家庄,他骑着一匹高头白马,手中横着丈八点钢矛,威风凛凛。史进骑着火炭赤马,手持三尖两刃四窍八环刀,迎了上去。两人在庄前对峙,陈达试图说服史进借路,他言辞恳切地说道:“俺山寨里欠少些粮食,欲往华阴县借粮,经由贵庄,借一条路,并不敢动一根草。可放我们过去,回来自当拜谢。” 然而,史进毫不留情地拒绝了他,他怒目圆睁,大声喝道:“你这贼人,我正欲拿你去见官,你却敢自己送上门来!今日便要将你擒下,让你知道我史进的厉害!”
两人话不投机,随即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陈达虽然勇猛,但史进在王进的教导下,武艺早已今非昔比。两人你来我往,斗了多时,史进逐渐摸清了陈达的套路,他瞅准时机,突然使出一招 “苏秦背剑”,将陈达的钢矛荡开,然后顺势一个 “海底捞月”,轻舒猿臂,将陈达从马上生擒下来。陈达的喽啰们见头领被擒,吓得四散而逃。
朱武和杨春得知陈达被擒的消息后,大惊失色。他们深知史进的厉害,若是强行攻打史家庄,不仅救不出陈达,还可能会搭上自己的性命。经过一番商议,朱武想出了一条苦肉计。他和杨春自缚双手,来到史家庄,见到史进后,两人立刻跪在地上,痛哭流涕。朱武哭诉道:“小人等三个,累被官司逼迫,不得已上山落草。当初发愿道:‘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虽不及关张刘备的义气,其心则同。今日陈达被擒,我等甘愿与他一同受死,只求壮士饶他一命。”
史进见他们如此重情重义,心中不禁大为感动。他本就是个热血重义之人,对江湖义气有着深深的向往。在他看来,朱武等人虽然是土匪,但他们之间的兄弟情谊却令人敬佩。于是,史进不仅释放了陈达,还与他们结为好友。此后,他们时常往来,史进也会赠送一些粮食和财物给少华山,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然而,史进与少华山的交往,却引来了一场大祸。猎户李吉,偶然间发现了史进与少华山的来往信件,他为了贪图官府的赏赐,便向华阴县知县告发了此事。知县得知后,大为震惊,立即派官兵包围了史家庄,要捉拿史进和少华山的贼人。
史进得知官兵来袭,心中虽然愤怒,但却毫不畏惧。他知道,自己已经与少华山的兄弟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如今他们有难,自己绝不能袖手旁观。于是,他与朱武、陈达、杨春等人商议后,决定奋起反抗。他们率领庄客和喽啰,与官兵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史进手持利刃,冲锋在前,他的身影在战场上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所到之处,官兵纷纷倒下。在他的带领下,众人杀得官兵丢盔弃甲,狼狈逃窜。
虽然打败了官兵,但史进深知,自己已经与官府结下了仇怨,史家庄也无法再待下去了。无奈之下,他只好放火烧了自己的家园,与朱武等人一起上了少华山。在少华山,朱武等人推举史进为寨主,但史进却婉拒了。他表示,自己只是暂时在这里落脚,日后还要去寻找师父王进,希望能在边疆立下战功,为国家效力。
在少华山的这段日子里,史进虽然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但他心中始终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抱负。他时常想起师父王进的教诲,想起自己曾经的梦想。他知道,自己不能就这样在山上虚度一生,他要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道路,去实现自己的价值。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史进告别了朱武等人,独自一人踏上了寻找师父王进的征程。他的身影在阳光下渐行渐远,留下的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以及人们对他的无尽期待。
江湖历练:结识鲁智深史进离开少华山后,踏上了前往延安府寻找师父王进的路途。一路上,他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找到师父,再续师徒之情,同时也希望能在师父的指引下,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光明之路。
经过半个多月的长途跋涉,史进来到了渭州。渭州,这座繁华的城市,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史进一进城,便感受到了这里与华阴县截然不同的气息。他四处打听师父王进的消息,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一天,他在经略府旁边的茶馆里向茶博士打听王进的下落,然而,茶博士也无法给出确切的答复。就在史进感到失望之时,一个大汉大踏步走进了茶坊。
史进抬眼望去,只见此人身材魁梧,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落腮胡须,身穿军官服饰,威风凛凛。此人正是渭州经略府提辖鲁达,也就是后来的花和尚鲁智深。鲁达一进门,茶博士便热情地介绍道:“客官,要寻王教头,只问这位提辖,便都认得。” 史进听闻,心中一喜,连忙起身施礼,邀请鲁达坐下。两人一番交谈后,鲁达得知史进便是大名鼎鼎的九纹龙,顿时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鲁达豪爽地说道:“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如闻名。你要寻的王教头不在这儿,俺听说他在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处。你既是史大郎,多闻你的好名字,且和我上街去吃杯酒。” 史进欣然应允,能结识这样一位豪爽的英雄豪杰,他心中也十分高兴。
在去酒店的路上,他们遇到了史进的开手师傅打虎将李忠。李忠正在街头卖艺,周围围了一群人。鲁达见到李忠后,便邀请他一同去喝酒。李忠本想卖完膏药,讨了回钱再去,但鲁达性子急躁,哪有耐心等他,他一把将看客们推开,大声喝道:“这厮们挟着屁股撒开,不去的酒家便打。” 众人见是鲁提辖,吓得一哄而散。李忠无奈,只好陪着他们一起去了酒店。
三人来到酒店,找了个座位坐下,点了酒菜,准备开怀畅饮。酒过三巡,正当他们聊得高兴时,隔壁阁子里传来了哽咽的哭声。这哭声打破了他们的兴致,鲁达生性豪爽,最听不得别人的哭声,尤其是在自己喝酒的时候。他顿时大怒,将碟儿盏儿都丢在楼板上,叫来酒保,让他把哭啼之人找来。不一会儿,酒保带来了一位十八九岁的女子和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头。
女子满眼含泪,向他们哭诉了自己的悲惨遭遇。原来,她是东京人氏,与父母来渭州投奔亲眷,没想到亲眷已经搬到南京去了。母亲在客店里染病身故,父女二人流落在此。此间有个财主,叫做镇关西郑大官人,见女子有几分姿色,便使强媒硬保,要她做妾。写了三千贯文书,却是虚钱实契,霸占了她的身体。未及三个月,郑大官人的大娘子将她打了出来,还着落店主人家追要原典身钱三千贯。她当初不曾得到郑屠一文钱,如今又哪里去讨钱来还他呢?父女二人走投无路,只得在这酒楼上卖唱,每日挣些钱来,将大半还郑屠,留些少盘缠。这两日酒客稀少,违了郑屠的钱限,怕他来讨时受他羞辱,所以才在此啼哭。
鲁达听完女子的哭诉,顿时火冒三丈,他 “噌” 地一下站起身来,大声吼道:“俺这就去打死那厮!” 史进和李忠赶忙上前拉住他,好言相劝,才让他暂时冷静下来。鲁达决定帮助这对父女,他先把身上仅有的五两银子拿了出来,放在桌上,又看着史进道:“洒家今日不曾多带得些出来,你有银子,借些与俺,洒家明日便送还你。” 史进毫不犹豫地说道:“值甚么,要哥哥还。” 说着,便去包裹里取出一锭十两银子,放在桌上。而李忠则在身上摸了半天,才摸出二两来银子。鲁达看了,一脸嫌弃地说道:“也是个不爽利的人!” 说完,便把李忠的银子丢还给他。
鲁达把十五两银子交给金老,让他父女二人收拾行李,明日一早便回东京去。金老父女感激涕零,千恩万谢地离开了。第二天,鲁达早早地来到客店,催促金老父女启程。店小二想要阻拦,鲁达一拳一掌,打得他口吐鲜血,门牙掉落,只能躲进店里。鲁达搬了条凳子,坐在店门口,守了两个时辰,约莫金老父女去远了,才起身前往状元桥找郑屠算账。
在状元桥,鲁达先是故意刁难郑屠,让他切十斤精肉臊子,不许有半点肥的在上面;又要他切十斤肥肉臊子,不许有半点精的掺在里面;最后还要他切十斤软骨臊子,不许有一点肉在上面。郑屠忙活了一早晨,才把这些臊子切好。鲁达却又说他是特地来消遣自己的,拿起两包臊子就往郑屠脸上打去。郑屠终于忍无可忍,从案上拿起一把尖刀,跳将下来,要与鲁达拼命。鲁达毫不畏惧,与郑屠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搏斗。他武艺高强,三两下就把郑屠打倒在地,然后对着郑屠的小腹猛踢一脚,郑屠 “哎哟” 一声,倒在地上。鲁达再踏住他的胸脯,提起醋钵儿大小的拳头,对着他的鼻子就是一拳,打得郑屠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就像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还没来得及求饶,鲁达又对着他的眼眶际眉梢一拳,打得他眼睖缝裂,乌珠迸出,就像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绛的,都滚将出来。郑屠苦苦哀求饶命,鲁达哪里肯听,又是一拳,打在郑屠的太阳穴上,这一拳下去,郑屠顿时没了动静,气绝身亡。
鲁达打死郑屠后,知道自己闯了大祸,急忙回到住处,收拾了些细软,便逃离了渭州。而史进和李忠听说鲁达打死了郑屠,怕受到牵连,也赶忙离开了。史进继续踏上了寻找师父王进的旅程,他先去了延州,却依旧没有找到师父的踪迹。一路上,他风餐露宿,盘缠渐渐用尽。无奈之下,他只好来到赤松林,打算打劫些钱财,以解燃眉之急。
巧合的是,鲁智深此时也路过赤松林。他自从离开渭州后,先是去了五台山出家,却因受不了清规戒律,大闹五台山,被长老打发到东京大相国寺。在前往大相国寺的途中,他路过瓦罐寺,本想在寺里讨些斋饭吃,却发现寺里的和尚与道士勾结,欺压百姓。鲁智深一怒之下,与他们展开了一场恶战。但由于他腹中饥饿,又走了许多路途,体力不支,最终被那僧道二人联手击败,狼狈逃离。
当史进在赤松林里看到一个和尚走来时,他心想:“这和尚必定有不少钱财,正好拿他开刀。” 于是,他手持朴刀,从林子里跳了出来,大喝一声:“秃驴,留下买路钱!” 鲁智深此时正一肚子鸟气没处撒,看到有人敢来打劫自己,更是火冒三丈。他二话不说,抡起禅杖就与史进打了起来。两人你来我往,斗了十几个回合。史进心中暗暗称奇,他觉得这个和尚的武艺高强,自己竟然难以占到上风。而且,这个和尚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熟悉,他心中不禁疑惑起来。于是,他停下手中的朴刀,问道:“兀那和尚,你的声音好熟,你姓甚?” 鲁智深正打得兴起,哪里肯停,他大声说道:“俺且和你斗三百合,再说姓名!” 史进见他不肯说,心中大怒,再次举起朴刀,与鲁智深战在了一起。
又斗了四五回合,史进越打越觉得这个和尚像自己认识的人,他再次停下,说道:“少歇,我有话说。” 两人跳出圈子,史进再次问道:“你端的姓甚名谁?声音好熟。” 鲁智深这才停下手中的禅杖,说出了自己的姓名。史进一听,惊喜地叫道:“原来是鲁提辖!” 说着,他连忙扔下朴刀,翻身便拜。鲁智深也认出了史进,他哈哈大笑道:“原来是史大郎!你怎么在这里?” 史进便把自己寻找师父王进,却一直没有找到,盘缠用尽,无奈之下才来赤松林打劫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鲁智深。
鲁智深听后,感慨万分。他想起自己与史进在渭州的相遇,想起两人一起喝酒,一起帮助金老父女的情景,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他看着史进,说道:“兄弟,你我真是有缘,没想到在这里还能相遇。” 史进也激动地说道:“是啊,鲁大哥,自从渭州一别,我时常想起你。今日能再次相见,真是太好了。” 两人一番叙旧后,史进拿出自己包裹里的干肉、烧饼,与鲁智深一起吃了起来。吃饱喝足后,鲁智深恢复了体力,他决定与史进一起返回瓦罐寺,找那僧道二人报仇。
两人来到瓦罐寺,与崔道成、丘小乙展开了一场激战。这一次,鲁智深和史进齐心协力,配合默契。鲁智深挥舞着禅杖,如同一头愤怒的狮子,勇猛无比;史进手持朴刀,身形灵活,招招致命。在两人的合力攻击下,崔道成和丘小乙渐渐抵挡不住,最终被他们杀死。鲁智深和史进为瓦罐寺的百姓除去了这两个恶霸,百姓们对他们感恩戴德。
之后,鲁智深决定前往东京大相国寺,而史进则决定回到少华山落草。两人虽然心中都有些不舍,但他们都明白,各自有各自的道路要走。在分别之际,鲁智深紧紧地握住史进的手,说道:“兄弟,你我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你回到少华山后,要多多保重自己。” 史进也眼含热泪,说道:“鲁大哥,你也是,一路上要小心谨慎。日后若有机会,我们定会再相见。” 两人洒泪而别,各自踏上了新的征程。
史进与鲁智深的相遇,是他人生中的又一个重要转折点。在与鲁智深相处的过程中,史进不仅感受到了他的豪爽仗义,也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他们之间的友谊,如同陈酿的美酒,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醇厚。而这次赤松林的重逢,也让史进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那就是要做一个行侠仗义的好汉,为了正义和公平,不惜与恶势力作斗争。
落草梁山:坎坷的历程史进再次回到少华山后,凭借着高强的武艺和豪爽的性格,很快便赢得了山寨兄弟们的敬重。在少华山的日子里,史进虽然暂时安定了下来,但他心中那颗渴望闯荡江湖、行侠仗义的心却从未熄灭。
一次偶然的机会,史进在山下遇到了被发配的画匠王义。王义满脸悲戚,向史进哭诉了自己的悲惨遭遇。原来,王义的女儿玉娇枝生得花容月貌,被本州贺太守看中,贺太守强行将玉娇枝抢走,欲纳为妾,还将王义诬陷下狱,刺配到偏远之地。史进听后,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烧,他拍案而起,大声说道:“这等狗官,如此欺压百姓,实在是天理难容!我定要救回玉娇枝,为你父女二人讨回公道!”
史进不顾朱武等人的劝阻,毅然决定独自前往华州府,刺杀贺太守。他深知此去危险重重,但为了正义,他毫不畏惧。史进乔装打扮后,潜入华州城,寻找机会接近贺太守。然而,贺太守老奸巨猾,身边护卫众多,史进的行动被察觉,最终不幸被抓。
鲁智深得知史进被抓的消息后,心急如焚。他与史进情谊深厚,怎能眼睁睁地看着兄弟深陷囹圄。于是,鲁智深不顾众人的反对,独自一人前往华州营救史进。鲁智深来到华州后,试图闯入府衙救出史进,可他的计划同样被贺太守识破,不仅没能救出史进,自己也被关进了大牢。
宋江等人得知史进和鲁智深被抓的消息后,大为震惊。他们深知,史进和鲁智深都是梁山的重要兄弟,绝不能坐视不管。于是,宋江立即召集梁山众好汉,商议营救之计。吴用沉思片刻后,说道:“华州城易守难攻,硬攻绝非良策。我听闻朝廷钦差太尉宿元景将带着御赐的金铃吊挂前往西岳华山上香,我们可借此机会,扮作太尉一行人,骗贺太守前来迎接,然后趁机将其擒获,救出史进和鲁智深。” 众人听后,都觉得此计甚妙,纷纷表示赞同。
按照吴用的计划,梁山好汉们在渭河截住了宿元景的队伍,向他说明了情况,并取得了他的支持。随后,宋江等人换上官服,带着金铃吊挂,大摇大摆地来到华州城。贺太守得知太尉前来,不敢怠慢,亲自出城迎接。当贺太守进入梁山好汉们的包围圈后,众人迅速行动,将贺太守一举擒获。
救出史进和鲁智深后,梁山好汉们在华州城内大开杀戒,将那些欺压百姓的贪官污吏和恶势力一网打尽。百姓们纷纷拍手称快,对梁山好汉们感激不已。史进和鲁智深经过这场磨难后,更加坚定了加入梁山的决心。他们深知,只有在梁山,才能真正实现自己行侠仗义的理想。于是,史进带着少华山的朱武、陈达、杨春等人,一同投奔了梁山。
然而,史进的梁山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刚上梁山不久,史进便迎来了一次严峻的考验。芒砀山的混世魔王樊瑞、八臂哪吒项充和飞天大圣李衮,自恃有妖术在身,不把梁山放在眼里,还扬言要吞并梁山。史进为了给梁山立功,主动请缨,带领朱武、陈达、杨春等人前去攻打芒砀山。
双方在芒砀山下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史进手持三尖两刃四窍八环刀,冲锋在前,与项充、李衮展开了殊死搏斗。然而,樊瑞精通妖术,他念动咒语,顿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史进等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妖术打得措手不及,阵脚大乱。在妖术的影响下,史进等人的兵器仿佛失去了力量,无法对敌人造成有效的伤害。而项充、李衮则趁机率领喽啰们发起猛攻,史进等人渐渐抵挡不住,只能节节败退。
这场战斗,史进等人损失惨重,折损了大半人马。史进心中充满了自责和不甘,他没想到自己如此轻易地就被樊瑞的妖术击败。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他深知,自己必须要想办法战胜樊瑞,才能挽回梁山的颜面。于是,史进回到梁山后,向宋江请罪,并表示愿意听从宋江的安排,寻找破解樊瑞妖术的方法。
东平府之殇:轻信的代价在梁山的众多战役中,攻打东平府一役成为了史进人生中一段刻骨铭心的惨痛经历。此役的背景是卢俊义上梁山后,宋江欲将寨主之位让与他,然而卢俊义坚决推辞。为了公平起见,宋江提出两人抓阄,各自攻打一座城池,谁先攻克,谁就担任梁山寨主。宋江抓到了东平府,而卢俊义则攻打东昌府。
东平府的守将董平,人称 “双枪将”,武艺高强,有万夫不当之勇。宋江率领大军来到东平府后,先派郁保四与王定六前去下战书,结果二人被董平打得皮开肉绽,赶出城来。宋江大怒,决定即刻攻打东平府。就在此时,史进站了出来,他自告奋勇地对宋江说:“小弟旧在东平府时,与院子里一个娼妓有染,唤做李瑞兰,往来情熟敬我。如今多将些金银,潜地入城,借他家里安歇。约时定日,哥哥可打城池。只等董平出来交战,我便扒去更鼓楼上放起火来,里应外合,可成大事。” 宋江听后,觉得此计可行,便同意了史进的请求。
史进满怀信心地收拾好金银,藏好暗器,潜入了东平府。他径直来到西瓦子李瑞兰家,李瑞兰的大伯见是史进,吃了一惊,赶忙接入里面,叫女儿出来相见。李瑞兰生得甚是标致出众,见到史进后,她惊讶地问道:“一向如何不见你头影?听的你在梁山泊做了大王,官司出榜捉你。这两日街上乱哄哄地说:宋江要来打城借粮,你如何却到这里?” 史进毫不隐瞒,将自己如今在梁山泊做了头领,此次前来是要做细作,以及事成之后带她一家上山快活的计划,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李瑞兰。李瑞兰表面上答应了,收下了金银,还安排酒肉相待。
然而,史进万万没有想到,李瑞兰在收下金银后,便与大娘、大伯商量对策。李瑞兰说:“他往常做客时,是个好人,在我家出入不妨。如今他做了歹人。倘或事发,不是耍处!” 大伯担心梁山好汉不好惹,若出了言语,城破之后会连累自家。但虔婆却大骂大伯愚蠢,她说:“自古道:‘蜂刺入怀,解衣去赶。’天下通例,自首者即免本罪。你快去东平府里首告,拿了他去,省得日后负累不好。” 大伯还在犹豫,说史进给了许多金银,不该出卖他。虔婆却恶狠狠地说:“我这行院人家,坑陷了千千万万的人,岂争他一个!你若不去首告,我亲自去衙前叫屈,和你也说在里面。” 最终,他们决定由大伯去报官,先拿住史进,再去首告。
史进见李瑞兰上楼后面色红白不定,心中起了疑惑,便问道:“你家莫不有甚事,这般失惊打怪?” 李瑞兰谎称刚才上楼梯踏空,差点摔倒,所以心慌意乱。史进虽觉有些异样,但还是选择相信了她。没过多久,只听得楼梯边脚步响,数十个做公的抢到楼上,史进措手不及,被如鹰拿野雀般绑将下楼,解到了东平府里。
太守程万里见到史进后,大骂道:“你这厮胆包身体,怎敢独自个来做细作?若不是李瑞兰父亲首告,误了我一府良民。快招你的情由。宋江教你来怎地?” 史进咬紧牙关,只不言语。太守见他不肯招供,便下令两边公吏狱卒牢子用刑,史进被打得皮开肉绽,却依然坚守秘密,不肯透露半点实情。最终,史进被戴上长枷,送进了死囚牢,等待着宋江等人的命运一同被解往京城。
宋江得知史进被抓后,心急如焚。他与吴用等人商议后,决定先攻打东平府,救出史进。在战斗中,宋江设计擒获了董平。董平被宋江的义气所感动,决定归降梁山。随后,董平自告奋勇,前去赚开东平府城门。他来到城下,大叫守城将士开门,将士们见是董平,急忙放下吊桥。董平打开城门,引宋江大军进入城中。梁山军如潮水般涌入东平府,与城中守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史进在狱中得知梁山大军进城后,心中燃起了希望。他奋力挣脱枷锁,打死了几个看守的公人,放出了监狱中的其他犯人。他手持利刃,与赶来的梁山好汉们会合,一起冲向李瑞兰家。史进心中充满了愤怒和仇恨,他要向出卖自己的李瑞兰一家讨回公道。当他来到李瑞兰家时,毫不犹豫地将虔婆老幼一门大小,碎尸万段。
这场东平府之役,让史进深刻地认识到了人性的复杂和江湖的险恶。他本以为与李瑞兰有着深厚的情谊,能够得到她的帮助,却没想到自己的一片真心换来的却是背叛。史进的轻信,使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不仅自己深陷囹圄,还差点丢了性命。但也正是这次经历,让史进在痛苦中成长,变得更加成熟和谨慎。他明白了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不能轻易相信他人,尤其是那些身处复杂环境中的人。然而,史进骨子里的那份豪爽和义气却并未因此而改变,他依然是那个热血的汉子,只是在面对未来的挑战时,他会更加小心谨慎,不再轻易被感情所左右。
南征北战:最后的征程梁山受招安后,史进跟随宋江踏上了南征北战的征程,开启了他人生中一段波澜壮阔却又充满悲壮色彩的篇章。
在战童贯的战役中,史进迎来了他招安后的首次重要战斗。童贯率领大军前来征讨梁山,气势汹汹。战场上,史进骑着一匹矫健的战马,手持三尖两刃四窍八环刀,冲锋在前。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无畏,仿佛将生死置之度外。面对敌军的猛烈攻击,史进毫不畏惧,他挥舞着手中的大刀,如同一头勇猛的雄狮,左冲右突,杀得敌人片甲不留。在激烈的战斗中,史进瞅准时机,一刀砍向陈州兵马都监吴秉彝。吴秉彝也非等闲之辈,他连忙举枪抵挡。然而,史进的力量和速度实在惊人,吴秉彝的抵挡显得有些无力。史进的大刀重重地砍在吴秉彝身上,吴秉彝惨叫一声,倒在血泊之中。史进的这一英勇表现,极大地鼓舞了梁山军的士气,让他们在战斗中更加勇猛无畏。
随后,史进又参与了征辽之战。在这场与辽国的战争中,史进充分展现了他的勇猛和果敢。在蓟州城下,史进面对辽国的两位猛将楚明玉和曹明济,毫无惧色。他骑着一匹快马,手持利刃,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冲入敌阵。他的刀法凌厉,每一招都蕴含着巨大的力量,让敌人防不胜防。在激烈的战斗中,史进与楚明玉和曹明济展开了殊死搏斗。他巧妙地避开了敌人的攻击,然后抓住机会,向敌人发起猛烈的反击。只见他手起刀落,楚明玉和曹明济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就被史进斩杀于马下。史进的这一壮举,让辽国军队大为震惊,也让梁山军士气大振。
然而,在与琼妖纳延的战斗中,史进却遭遇了挑战。琼妖纳延是辽国的先锋,武艺高强,有万夫不当之勇。史进与他交战时,一开始还能勉强抵挡,但随着战斗的进行,史进渐渐感到力不从心。琼妖纳延的攻击如狂风暴雨般猛烈,史进的刀法逐渐被他压制。在战斗中,史进一刀砍空,心中顿时有些慌乱。他知道自己不是琼妖纳延的对手,于是拨回马望本阵便走。幸好此时 “小李广” 花荣拈起弓搭上箭,射中了琼妖纳延的面门。琼妖纳延中箭后,从马上跌落下来。史进见状,立刻回身复上一刀,结果了琼妖纳延的性命。这场战斗虽然史进最终取得了胜利,但也让他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他知道在这个强者如云的世界里,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征方腊之战,成为了史进命运的最终归宿。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史进跟随卢俊义攻打昱岭关。昱岭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方腊军队的重要防线。关前,史进与石秀、陈达、杨春、李忠、薛勇等六员头领,带领三千步军前往查看情况。然而,他们的行动早已被昱岭关守将庞万春知晓。庞万春绰号 “小养由基”,箭术高超,是方腊军中的一员猛将。他提前率领两员副将,雷炯、计稷在昱岭关下设好埋伏,等待着史进等人的到来。
当史进六人来到昱岭关前时,庞万春隐藏在暗处,搭弓射箭。只听 “嗖” 的一声,一支利箭如闪电般射向史进。史进躲避不及,被这一箭射中,从马上跌落下来。他的身体重重地摔在地上,鲜血染红了他的衣衫。石秀等五人见史进中箭,急忙上前救援。然而,他们刚一靠近,就陷入了雷炯、计稷布下的包围圈。一时间,万箭齐发,石秀等五人在乱箭中纷纷倒下,无一幸免。三千步军也只有数百人得以逃脱,这场战斗以梁山军的惨败告终。
史进的死,如同一颗流星划过夜空,虽然短暂,却无比耀眼。他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他从一个不务正业的少年,成长为一名英勇无畏的梁山好汉,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和挑战。他的武艺高强,为人豪爽仗义,重情重义,无论是在梁山还是在江湖中,都赢得了众人的敬重和爱戴。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的人追求正义和自由,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英雄。
史进的命运,也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的无奈和悲哀。在那个动荡不安的社会里,人们为了生存和正义,不得不拿起武器,与命运抗争。然而,他们的抗争往往是徒劳的,最终只能以悲剧收场。史进的死,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整个时代的悲剧。他的故事,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复杂,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宁。
史进的人物评价史进的性格特点鲜明,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在《水浒传》的江湖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心高气傲,自幼生活在富裕的史家庄,备受宠爱,又学了一身武艺,这使他对自己的能力有着极高的自信。当王进初到史家庄,对他的武艺提出批评时,他立刻火冒三丈,非要与王进一较高下,全然不顾对方的身份和阅历,这种心高气傲的性格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史进的爽快憨直也让人印象深刻。他说话做事从不拐弯抹角,总是直来直去。在与鲁智深相识后,他们一起喝酒,面对鲁智深的豪爽邀请,史进毫不犹豫地答应,并且在帮助金老父女时,他也是毫不吝啬地拿出十两银子,没有丝毫的犹豫和计较,尽显豪爽之气。在与少华山的朱武等人交往中,朱武等人的义气之举深深打动了他,他便毫无保留地与他们结交,甚至为了他们不惜与官府对抗,这种重情重义的性格使他在江湖中赢得了众多朋友的敬重。
然而,史进性格中的冲动莽撞也给他带来了不少麻烦。他做事常常不考虑后果,仅凭一时的意气用事。在得知画匠王义的女儿被贺太守抢走后,他没有丝毫犹豫,单枪匹马就去刺杀贺太守,结果不幸被抓,陷入了绝境。在攻打东平府时,他轻信李瑞兰,没有考虑到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导致自己被出卖,被关进了死囚牢。这些经历都充分暴露了他性格中的弱点,也让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在梁山好汉中,史进占据着独特的地位。他是第一个出场的梁山好汉,如同拉开了梁山传奇大幕的第一人,为整个故事奠定了基调。他的经历,从一个少庄主到落草为寇,再到梁山好汉,反映了那个时代众多英雄豪杰的命运轨迹。他的加入,为梁山增添了一股年轻的活力和热血,他的勇敢和义气也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兄弟。在梁山的南征北战中,他冲锋陷阵,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为了梁山马军八骠骑之七先锋使,是梁山不可或缺的一员。
史进的故事对《水浒传》的情节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与王进的相遇,开启了他的武学之路,也为他日后的闯荡江湖奠定了基础。他与少华山的纠葛,引发了一系列的事件,使他逐渐走上了反抗官府的道路。他与鲁智深的相识相知,不仅丰富了故事的内容,也展现了江湖好汉之间的深厚情谊。而他在梁山的经历,更是参与了众多关键战役,如战童贯、征辽、征方腊等,这些情节不仅展现了梁山好汉的英勇无畏,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史进的命运,就像一条线索,串联起了整个《水浒传》的故事,让读者看到了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江湖世界,以及在这个世界中,英雄好汉们为了正义、自由和生存所进行的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