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前,天气急匆匆热起来了。
在城里生活的人们对于气温高低的烦恼,无非是今天出门是穿短袖?还是穿长袖好呢?
“天气真热啊!”老妈在电话里脱口而出。
我笑着说:“刚刚开始热还好吧,能穿短袖裙子,清爽又舒服。”
说完我脑子立刻转过来,老妈在农村不一样,她虽然没有种田,但一年到头也是个闲不住的。
现在,她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去很远的茶山上摘茶叶,户外天晴暑热,太阳晒得厉害,也很辛苦的。
她嘴巴上说热,又很开心地跟我絮叨,说上午去摘茶叶又挣了好几十块钱。
可没有哪个做子女的对父母挣辛苦钱,能心安理得视而不见。
我心里不悦,问她:“你缺那点钱吗?天气好想去就去,太热了就不要去。”
她辩解道:“谁会嫌钱多呢?再说镇上的老的小的都去摘茶,没什么的。”
我老妈快七十岁了,只要听镇谁说干啥能挣钱,她都上赶着要去做,拦都拦不住,真的是一生要强惯了。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她愿意发光发热,随她去好了。
想起网上有个段子,说年轻人这也不舒服那也不舒服,就适合在家躺着过养老生活。
让老年人去上班,因为他们经验丰富,起的还早,老年卡上下班还免费,加上退休金还能领双份工资,正是拼搏的好年纪。
这也是当下社会一个侧面写照,老年人在拼命,中年人在奋斗,年轻人在躺平。
虽然是段子,实际上现在的年轻人比我们八零后可聪明太多了,他们才不愿意盲目的去吃苦,他们懂得追求生活的平衡,更注重内心感受。
比如我家里倒反天罡的小学生,小小年纪总是口口声声说学习太苦,生活太难了,干脆躺平算了。
我能怎么办呢?站在岁月年轮中间的人,真是哭笑不得。孩子大了,跟他说教无效,要是父母不能以身作则,还不如趁早闭嘴。
有时自我安慰他还小,日子那么长确实不用急。但是我老妈不同,年纪越大对挣钱越有执念。
除了父母,我发现身边其他很多老年人也是如此,并非是很缺钱,更主要的是想跟子女证明自己有自食其力的能力,跟自己证明还不算老,也是跟命运抗争的一种积极的方式吧。
《论语》有云: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孔子一向是我们人生的指路明灯。
孔子的意思是说,人无论在什么年纪,给自己确定一个目标或者方向,然后全身心投入。这种积极向上的热忱,精神上的富足和快乐,能超越一切物质上的世俗烦恼。
想想我那马上就七十岁的老妈,她现在的人生目标就很明确,只要还能动,就绝不依靠任何人。
老妈很务实也很清醒,她与时光赛跑的勇气,也常常激励我不要松懈,不要气馁。
都说人过六十既是秋,该退休时就退休。但别忘了,人一旦身体轻松下来,精神上的烦恼又会多起来。
有事可忙的人,更充实更快乐。所以我从来不叫老妈什么也别做,只劝她悠着点,别跟自己身体较劲就好。
其实,躺平与内卷并非对立。年轻人躺平,是对生活的重新审视;老年人内卷,是对生命价值的不懈探索。
人生如波浪起伏,有时起有时落,这一次的落下躺平,实际也是在为下一次的起跳蓄力。
无论是躺平还是内卷,都是个人选择。不同年龄段的人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节奏就好。
时光不老,岁月缝花,所谓年老或年轻,从不在于那个数字,而在于心火是否依然旺盛。
粗俗来讲,别人说的都算个屁,老不老,卷不卷,要由自己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