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福建泉州回来,整座城市像部未合页的线装书,每道褶皱都藏着惊心动魄的故事。站在清源山老君岩前,二十三米高的宋代石雕睥睨众生,衣袂被山风鼓起千年,掌心托着的丹炉,更是一座城的精气神。

洛阳桥的筏形桥基至今镇着海潮,月光漫过五百零一座船形桥墩,花岗岩表面牡蛎壳层层叠叠。潮水退去时,整座桥变成时光隧道,北宋匠人发明的"种蛎固基法"仍在讲述向海而生的智慧。

蟳埔女的丁香耳坠晃过码头,头顶簪花围像移动的庙宇,渔家姑娘踩着人字拖穿过明代蚵壳厝,海风里飘着石湖港万吨轮的汽笛。

开元寺东西塔的飞天乐伎还在梁间飞舞,印度教石柱与唐朝斗拱共撑庙宇。德济门遗址的宋元瓷片混着波斯玻璃残渣,九日山祈风石刻里阿拉伯文与汉文相映成趣。西街菜市场阿婆切着石花膏,台商区数控机床正在雕刻卫星零件,佛跳墙的瓦罐煨着跨海大桥的钢铁骨架。


水关巷口提线木偶腾空跃起,掌中傀儡线牵着德化白瓷进太空实验室。安踏运动鞋流水线旁,明代古窑仍在烧制外销瓷,永春香道师傅调配的沉香分子式,被隔壁生物科技公司写进抗癌药专利。五店市红砖厝的燕尾脊划破天际线,晋江国际鞋纺城的霓虹与万寿塔航标灯在海平面接壤。

石狮服装城的激光裁剪机替代了老裁缝剪刀,海上泼水节的木桨依旧拍打浪花。这座用宋元商船龙骨作脊椎的城市,民营经济生长出21个百亿产业集群。当别的古城在博物馆陈列历史,泉州直接把历史穿在身上闯世界。

站在真武庙明代的"三蟹龙井"前,三只石蟹钳住的何止是商脉,分明是整片沸腾的海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