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热度逆天,连学生毕业设计都被“牵连”了?

苏文历史 2025-02-19 17:36:05

毕业设计被推翻,很平常吗?

陈玚站在校园里,心里说不出的五味杂陈。

他穿着一身简单的黑色衣服,表情复杂,脚边是一个装满摄像器材的背包。

几个月前,他满怀期待开始制作自己的毕业设计,主题是“哪吒”。

他早就想好了构思,用镜头记录这个经典神话角色的新解读。

他的导师当时对这个创意很认可,还让他大胆去试。

可他怎么也想不到,正是这部春节档的《哪吒2》彻底改变了一切。

当《哪吒2》的票房一路飙红,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热点时,他的导师突然改口——既然哪吒是当下的大热话题,那就应该做得更加精致,把它打造成一个精品。

陈玚无奈地看着自己辛苦数月做好的初稿被推翻,他要重新设计、拍摄、剪辑,时间却只剩下不到两个月。

“哪吒2”火爆后,毕业设计遭遇“重做危机”?

陈玚的遭遇看似有些倒霉,却也离不开他的主动选择。

“我选择哪吒这个题材,就是因为当时知道《哪吒2》即将上映,想着沾点儿热度吸引眼球。

然而现在这个热度有点儿超出想象了!

”他半开玩笑地说道。

从他口中了解到,为了完成新要求,他几乎每天都在画分镜表、联系演员,不断修改细节。

比起以前相对自由的初稿,现在的毕设不但要符合哪吒的形象和影视主线,还要融入更多自己的创意。

这种压力不仅让他感到无奈,也让他意识到,好像自己“钻了个热度的空子,反而被热度反咬一口”。

但陈玚也承认,这件事虽然让他倍感焦虑,但也逼着他提高了能力。

“当时真的很崩溃,可现在回头一想,也许我是在被逼着尽力做好一件事吧。

”他说,这样的工作强度,让他对未来的职业道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观众狂欢背后的“另类型受害者”:从学生到排片方

不仅是学生陈玚,电影的火爆也“影响”了不少人。

比如,各大影院的排片员。

这不是玩笑——《哪吒2》爆火后,很多电影院出现了一天几十场甚至上百场的排片现象。

某影院的排片员王成甚至吐槽:“感觉自己现在不是排电影,是在‘抢救’观影需求。

观影需求大得让人始料不及,排片员们不得不打乱最初的排片计划,临时腾出更多场次给《哪吒2》。

王成还提到,对这些候场影迷来说,如果没有及时更新场次,分分钟就会在网络上“控诉影院没诚意”。

这种压力,让人既无奈又哭笑不得,“他们甚至直接给我们留言:‘电影院上点心啊,我们支持国产票房王,别还在这磨叽了!

’”王成回忆时,忍不住摇头。

而对普通观众来说,这种爆火其实也意味着某些“代价”。

有人想去现场体验4D版《哪吒2》,结果却和其他观众一起经历了一场身体上的“大冒险”。

4D观影的另一种“硬核”体验:看谁能坚持不吐

“我绝对再也不会去看4D版了!

”张一鸣刚走出影院,弯下腰深吸了一口气,“那个感觉,就是地震模拟体验。

《哪吒2》里的打斗场面丰富而激烈,尤其是4D效果加持,椅子跟着左右摇晃,喷风、震动不间断地“袭击”着每位观众。

虽然视觉冲击力的确强大,但这种连体感都代入的方式,对不少身体素质不佳的观众来说简直是遭罪。

现场还有一位女观众吐槽:“到我都不在意剧情走向了,只想离开座椅。

”有人调侃,未来影院入口旁恐怕要多加一条提醒:看这场,请务必保持空腹三小时以上。

尽管如此,不少人依然愿意花钱抢票,“再怎么折腾也值,为了国漫,拼了!

《哪吒2》的文化意义和技术突破:国产动画新高峰

人们对《哪吒2》的喜爱,其实不只因为它是一部优秀的电影。

作为一部国产动画,它展示了国风动画的文化底蕴,也让很多人感受到了原创技术的力量。

影片的特效镜头多达两千个,真正将高水平动画制作提升到了一个新台阶。

更重要的是,《哪吒2》不再满足于国内市场,还凭借其良好的叙事和出色的视觉效果,成功吸引了不少国际观众。

有人评价说:“哪吒冲出的不只是东海,还有全球视野。

”这为国漫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也让更多普通人开始理解和喜爱我们的传统文化。

结尾:突破的背后,是更大的责任

《哪吒2》的现象级成功,不只是一个娱乐事件。

对每个人来说,它都似乎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或者挑战。

对于大学生陈玚而言,这突如其来的爆火意味着更多努力的方向;对影院排片员和观众来说,它在短时间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生活插曲;而对于整个国漫行业来说,它又是一种怎样的启迪?

未来的国产动画,如何在文化自信与工业化水平的提升上找到更好的结合点?

或许这才是真正值得我们讨论和思考的问题。

0 阅读:17

苏文历史

简介:裴奕迅说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