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沟古村景点介绍

勤动饭桶 2025-03-30 21:56:42

后沟古村地处山西晋中榆次东北与寿阳交界处。后沟古村是中国保护的第一个古村落,并称之为“中国北方世外桃源”,“农耕文明的活化石”。据可考历史推断,该村落可上溯至唐代。其建筑接近陕北砖窑,院落主要为三合院及四合院,遵循中国传统风水学的理念和方式建造。后沟古村拥有完善的神庙系统,佛教、道教、儒教皆收囊中。

一、古村特色

后沟村起源无证可考,从考古发现的一块唐代墓志铭推算约为公元819年,在明朝天启年间(公元1626年)古碑中记载,“年代替远,不知深浅”。后沟村古建星罗棋布,神庙系统相当完善。关帝庙、文昌阁、真武庙、三官庙、魁星楼、观音堂、菩萨殿、山神庙、河神庙、五道庙等18座神庙和1座祠堂依风水而建,按方位而立,将佛教、道教、儒教尽收囊中。

后沟古村浓缩了黄土旱塬农耕文明的传统经典,保存了中国北 方汉民族自给自足的传统文明。民居建筑为典型的黄土高原土穴窑居,其特点是依崖就势、随形生变、层窑叠院、参差别致。遥相呼应的石窑、土窑、砖窑、明券窑、土挖窑、独体窑、里外窑等,形成了后沟村浑然天成的独特风景。

二、建筑特色

后沟古村落中的民居为穴居和半穴居的窑洞,院落包括四合院三进院32处和七八处靠崖窑洞为主的院落。每个院落中都有窑洞式居室,而且土穴土窑洞比较多,选址上因地制宜,在取向、高低等方面都不对自然做更多更大的破坏性改造。古村落中几乎所有的院落正屋都是窑洞,但都要建筑出厢房,再下又盖倒座的南房,形成四合院,构成了恬静安详、和谐优雅的生活环境。

后沟村背依太行山支脉要罗山脉,其主峰海拔1342米,山势连绵起伏,如水波荡漾,似万马奔腾,渐行渐远,好像争饮于潇河岸边。龙门河发源于要罗山腹地,顺山阳之势 而下,进入潇河。后沟古村的先民将村东的黄土梁叫做黑龙,村西的梁叫做黄龙,村对面军坪又形成蜘蛛,整体形成了“二龙戏珠”的仿生学意境,形成了喜庆吉祥、红火热闹的村落选址创意。历来,两条龙山和蜘蛛山上都是村民心中的禁山和圣山,禁耕、禁牧、禁火。

三、先进的排水系统

古村地下排水系统可与一流的水利专家设计的工程相媲美,从村东北、西北的高处起,穿村过院,勾连各家各户,形成黄龙、黑龙两个体系,流经村西南、东南留水口最终归入龙门河中。各户的分道通向总道,在大山里穿来穿去,最后下泄河中。为了防止雨水冲毁山道或积水淹垮山体,引发塌方,古村处处都建有疏导雨水的明渠,最高的排水沟竟在山顶上。明渠的水汇入暗道,兼可利用雨水冲洗暗道,排除淤塞。

四、传统习俗

后沟里的生产方式仍然保存着农耕时代的作业方式,这里有最原始的醋访、油访、酒访、米店、豆腐房等,石磨、石碾到处可以看到。后沟村的村民对天地神的信任是一以贯之的。婚、丧、嫁、娶的仪式一定要在天地龛前完成,让天地神作见证。古村有观音堂、玄天宫(真武庙)、古戏台、

五、主要景点

古村有观音堂、玄天宫(真武庙)、古戏台、山神庙等景点。其中是一座保持着明、清建筑风格且保存较为完整的砖木结构建筑寺院;玄天宫始建于明朝崇祯十六年(1643);后沟山神庙始建于康熙五十年(1711)。

总之,后沟古村,这座被时光温柔以待的古老村落,静静地讲述着关于历史、文化与自然的动人故事,让人在喧嚣之外,找到了一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古朴的乡村道路,在岁月的磨砺下更显沧桑,每一步都踏出了历史的回响。如果你有时间,一定要到这里看看,保你有所收获。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