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中的挖掘机,苏联航空工业奇迹,米26重型直升机

坊间纪实 2022-03-01 19:53:37

我们看到直升机起吊、悬停的画面都是晃晃悠悠,惊险刺激,非常像表演杂技的场面。但是有一款特别的直升机是这样操作的,它吊别人,吊飞机,还吊自己,这就是著名的苏联米26重型直升机,它是世界航空史的里程碑,也是目前体型和运输能力最大的直升机。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这款苏联时期的航空奇迹,

苏俄拥有广阔的领土,很大一部分人烟稀少,交通不便。70年代,为了开发广阔的西伯利亚和北方沼泽冻土地带,方便将工程机械和物资运抵这些地方,苏联决定研制一种全天候重型运输直升机。

由于60年代初期研发的米12直升机的效果并不理想,于是苏联计划重新研制一种更加先进的重型直升机,任务代号为90计划,研发设计工作由著名的米里设计局负责,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米26重型直升机,从研制米26的初衷可以看出它是一种军用和民用坚固的重型直升机。

为了取代早期的米6和米12重型直升机在使用中的不足,新机型的设计方案要求飞机自身重量必须小于其起飞重量的一半。苏联军方的要求是能够将两栖装甲运兵车以及大型装备协同军用运输机运抵战区,也可以将弹道导弹运往偏远地区机动部署。由于当时苏联国力强盛,再加上米里设计局的努力,米26原型机1977年9月就进行了首飞,1980年10月首架飞机交付使用。

虽然在飞机制造期间,有一架即将交货的飞机在测试单引擎着陆时坠毁,幸亏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是米26的进展还是相对顺利的。1981年6月在第34届法国巴黎航展展出,北约给其绰号光轮,于1985年正式进入苏联军队服役和开始商业运营。米26重型直升机在性能方面拥有相当卓越的水准,成员一般为五人,包括两个飞行员、一位领航员、飞行工程师和飞行教官。

米26长度为40米,高度8.14米,旋翼直径32米,空重28吨。米26货仓非常宽敞,可装运两辆步兵装甲车和两万千克国际标准的集装箱。货舱两边设有大约20个折叠座椅,军用型可容纳8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货舱前面右侧有一个可以向下打开的舱门兼作登机梯。货舱可通过下面向下打开的舱门和两个向上打开的哈和舱门装卸货物。各个舱门均可借助液压系统打开和关闭,紧急情况下也可借助于手摇泵。货舱顶上导轨装有两个电动绞车,每副绞车可沿货舱调运2.5吨货物,这使得米26在执行运输任务是更加高效。

动力系统为两台伊夫琴科D136型涡轴发动机在高温和高海拔环境下拥有极为出色的性能,在单发失效的特殊情况下,能够在2.5分钟内输出12000马力应对突发情况,D136发动机还能够提供1万马力的起飞功率,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直升机发动机。目前全球没有任何国家研制超越米26载重的重型直升机,所以也就不会再有研发超越第136更大功率的涡轴发动机了。

但是单台第136型涡轴发动机重达两吨,也使得米26的燃油消耗非常大,达每小时2.5吨,约3000升燃油。伴随巨大的消耗,米26的飞行成本非常高。但是米26重型直升机定位本身就是特种直升机,干的活自然也都是高价值。由于发动机出色的性能,米26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可达56吨,标准载重20吨。目前米26的最新型号载重达到惊人的25吨,最大飞行速度每小时三百千米,飞行高度4600米,最大航程再携带油箱的情况下可达两千千米。

由于出色的能力,米26直升机用途广泛,根据不同的任务为军用和民用版本,民用运输型号众多。其中主要有民用运输型、消防型、地质勘探型、医疗救护型等型号。1986年,米26开始出口外销,当时售价约一千万美元。实施量产以来,在军事领域和商业运营方面表现突出,总计制造了超过300架。目前米26直升机仍在生产。民用领域,米26直升机更多适用于在没有道路和其他地面交通工具的偏远地区,为石油钻井平台、油田开发和水电站、建筑工地等运送大型设备和人员。

米26往往需要远离基地,到完全没有地勤和导航保障条件的地区独立作业,因此必须具备全天候飞行能力,所以它的能力不仅限于军事用途,在民用和工程领域的出镜率很高。米26是一个庞然大物,它的外形尺寸与美军的C-130运输机差不多,高达20吨的运输能力也与C-130相当,但是直升机不需要跑道和具备悬停的能力,使得米26重型直升机有着独特的优势。

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中,一架米26被紧急征调用于向被炸毁的反应堆安装石棺顶盖,但是石棺重达35吨,超出了米26的标准调运能力,于是这架米26直升机临时拆掉了一切不必要的设备,并最终成功完成了任务。

1999年10月,为了完成运输重达25吨的封冻了2.3万年的猛犸象巨型冰块的运输任务,米26又拆除飞机上不必要的互动零件,安全可靠的将这个巨大冰块送至目的地。由此可见,米26直升机的可靠性和冗余度是非常高的,这也是苏式装备的一个特点。

2002年8月19日第二次车臣战争中,一架米26在格罗兹尼机场起飞时被车臣武装发射的防空导弹击中坠毁,造成机上127人全部遇难的惨剧,这也是迄今为止伤亡最惨重的直升机事故。

2009年7月,一架执行北约人道主义救援任务的米26直升机在阿富汗赫尔曼省被地面火力击落,造成六名乌克兰机组人员丧生。这两起事故也为米26的战场生存能力带来了不小的质疑。至今,米26家族总产量超过300架。由于该机强大的运输能力,米26在国际市场上也很受欢迎。

汶川大地震时,中国租借的一架米26顺利将挖掘机运上堰塞湖排险,当时也只有他具备吊装挖掘机的能力。目前我们也引进了四架米26,在使用中用于抢险救灾任务。米26重型直升机诞生已经有40余年,在世界航空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无论在工程还是技术方面都算是一个不小的奇迹,在未来也将继续在空中运输领域发挥难以替代的作用。今天的内容就讲到这里,如果您对内容有什么看法,欢迎发到评论区一起讨论,如果喜欢,记得关注一下,方便观看更多精彩内容。谢谢。

2 阅读:1716
评论列表
  • 2022-03-11 12:55

    西方起的名字是“光环”

  • 2022-03-11 11:48

    与美国比比就知道好不好了!

    波波沙 回复:
    亲,美国没有同款竞品[笑着哭]
  • 2022-03-05 11:50

    应该每个城市陪一架 应急使用

    波波沙 回复:
    这得钱多到不知道怎么用时候才行[笑着哭]

坊间纪实

简介:纪实各国历史,一起领略世界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