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光84亿造车无果,却豪掷5000万买零食,央视点名车企引热议

澹台明月 2025-04-30 10:30:23

还记得曾经风光无限的造车新势力拜腾吗?

当年喊着要颠覆行业,现在呢?

怕是坟头的草都三尺高了吧!

说白了,提起新能源汽车,现在谁还记得拜腾?

蔚来、小鹏一路高歌猛进,甚至连哪吒都在拼命挣扎,争取来个“逆天改命”。

可拜腾呢?

它就像一颗流星,划过夜空,短暂地亮了一下,然后就彻底消失了。

你品,你细品,这反差是不是有点太大了?

拜腾最出名的,还不是它的“昙花一现”,而是那令人咋舌的“5000万零食采购费”。

300个员工,5000万的零食,平均下来,每人每天得造进去400多块钱的零食!

这钱,要是砸在研发上,说不定还能溅起个水花,结果全进了员工的肚子,这算盘珠子崩的,我都替他们肉疼。

更离谱的是,这还不是全部。

德国进口定制服装,上千块一张的名片,简直把“高端大气上档次”刻在了脑门上。

但问题是,你车都没造出来,装什么大尾巴狼呢?

当年,理想汽车的创始人李想就看不下去了,直接在朋友圈开炮:“300人吃掉5000万零食,一盒名片上千!”这话说得,那叫一个掷地有声,直接把拜腾的老底都给揭穿了。

要说拜腾也不是一开始就这么拉胯。

2018年的CES展会上,它家的概念车可是狠狠地出了一把风头。

48英寸的共享全面屏,手势控制,各种炫酷的功能,感觉就像是从科幻电影里走出来的。

当时,不少人都觉得,这才是未来汽车该有的样子。

概念车终究只是概念车。

那些炫酷的功能,成本高不说,量产难度也大。

拜腾就像一个只会画饼的厨子,饼画得再漂亮,你也吃不着啊!

2019年,拜腾的CEO毕福康突然离职,这事儿当时也引起了不少猜测。

有人说他是看穿了拜腾的虚弱,准备另谋高就;也有人说他是和管理层闹了矛盾。

但不管是什么原因,他的离职,都给拜腾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

要知道,毕福康可是宝马i8之父,绝对的技术大牛。

他的离开,让拜腾在技术研发上失去了主心骨,之后的战略也开始变得摇摆不定。

一会儿想走高端路线,一会儿又想搞大众化,一会儿强调技术,一会儿又注重营销,结果哪个都没做好,彻底迷失了方向。

更倒霉的是,拜腾的南京工厂也停工了。

这工厂可是拜腾量产的关键,结果因为资金链断裂,直接成了烂尾楼。

你想啊,工厂都停了,还怎么造车?

这不就等于釜底抽薪吗?

雪上加霜的是,拜腾的海外扩张也失败了。

北美裁员,欧洲收缩,在全球市场上,拜腾始终找不到自己的定位。

说白了,就是没那个金刚钻,非要揽那个瓷器活。

到了2020年,央视也看不下去了,直接点名批评拜腾烧钱如流水,却造不出一辆车。

这下好了,全国人民都知道拜腾是个“败家子”了。

拜腾也不是没想过自救。

2021年,它找到了富士康,想抱个大腿,一起造车。

拜腾内部实在是太乱了,管理层之间互相拆台,谁也不服谁。

富士康一看这情况,直接撂挑子不干了。

这下,拜腾彻底凉凉了。

2021年,拜腾汽车正式宣布破产清算,留下了巨额的债务和一地鸡毛。

84亿的巨额投资,最终打了水漂。

说来也怪,毕福康离开拜腾后,又跑去艾康尼克 (Iconiq Motors) 当CEO,结果也是一样的结局。

你说这到底是他的问题,还是整个行业的问题呢?

拜腾的失败,给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都敲响了警钟。

烧钱可以,但得烧到正地方;概念可以有,但得能落地。

不然,就算你有再好的牌,也只能打出一手烂牌。

拜腾的故事告诉我们,造车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光靠PPT就能成功的。

没有真本事,再多的钱,也只能打水漂。

新能源汽车的赛道,最终还是要靠实力说话。

拜腾的坟头草都三尺高了,也该给后来者们提个醒了。

0 阅读:16

澹台明月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