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水鸟白腰杓鹬现身官厅水库湿地

青烟威文学 2025-04-17 07:45:27

作者:建三(河北怀来)

2025.04.16清晨,我在碱滩的池塘里,记录到一只珍稀水鸟白腰杓鹬的身影,它和一群反嘴鹬混群栖息,以前从未见到过,这标志着该物种很有可能成为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鸟类记录中的新成员。

白腰杓鹬不仅在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占据二级保护的尊贵地位,还因其濒危状态而登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被归类为近危物种。

白腰杓鹬的名字恰如其分地描绘了它的外观,上体覆盖着淡褐色的羽毛,其间点缀着黑褐色的纵斑,宛如一幅细腻的自然画卷,腰部则是一抹醒目的洁白,飞行时尤为引人注目。

这种修长的涉禽有着模特般的姿态,近六十厘米的体长几乎全被双腿与喙占据,灰褐色的羽衣在晨光里泛着珍珠母贝的光泽,像被晨风揉碎的浪花凝固在羽毛里。

令人赞叹的是白腰杓鹬喙部的精妙设计,不仅长度惊人,可轻易超越其头部三倍有余,而且形态细长并优雅地向下弯曲。这样的生理结构,赋予它探索自然深处奥秘的能力,无论是松软的泥土还是隐蔽的岩石缝隙,都难逃它那精准而有力的喙尖。

它们的喙堪称自然界的精密仪器,近二十厘米的弧形长喙微微下弯,尖端布满敏感的神经末梢,能在淤泥中精准定位藏于十厘米深的沙蚕与甲壳类。

它们利用那长而略弯像勺子一般的喙部,精准而从容地捕获水中的猎物。这一幕幕画面既显露出它们的生存智慧,又透露出难以言喻的悠闲与酷劲,让人不禁为之赞叹。

那细长的喙轻轻探入水中,像是在与水中的小生物们低声交谈。阳光洒在水面上,将它的身影映照得分外清晰,仿佛一幅静谧的画卷。

白腰杓鹬的站立姿态格外优雅,仿佛一位舞者在水中央翩翩起舞。它的专注与沉稳,让人感受到一种来自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棕色与白色相间的羽毛,在阳光下闪烁着柔和的光芒。倒影随着细微的涟漪轻轻晃动,每一道浅痕都在诉说着生态的微妙平衡。

从另一个角度望去,白腰杓鹬的身影依旧清晰可见。细长的腿与弯曲的喙,构成了它独特的形象。清澈的水面将它的倒影完美呈现。

它面向右侧,头部微微抬起,似乎在观察周围的环境或是寻找食物。这种姿态,让人感受到一种来自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

在鹬科鸟类中,最具辨识度的莫过于杓鹬属成员。它们以那细长且巧妙弯曲的喙部著称,这一独特构造使得它们能够轻松地从泥沙深处挖掘出贝类、螃蟹及泥鳅等美味佳肴。

白腰杓鹬的存在,是湿地生态环境健康与否的重要风向标。它们的种群数量、分布范围及生活状态,直接反映了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状况。

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的常客,这些长喙行者每年要跨越数千公里。繁殖季的北极苔原是它们的故乡,而此刻的官厅水库湿地将要成为它们安家落户的繁殖地。

白腰杓鹬在我国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吉林及辽宁东部为夏候鸟,越冬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各省。这些执着的旅者用长喙丈量着滩涂的肥瘦,也用迁徙的轨迹勾勒着地球的轮廓,让人类得以在它们的翅膀下,看见自然最本真的脉动。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承担起保护白腰杓鹬及其栖息地的责任,为白腰杓鹬营造一个安全、适宜的生存环境。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不仅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也是衡量一个 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城市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白腰杓鹬很有可能成为我们这里的夏候鸟,让我们携手努力,让这些鸟类成为官厅水库湿地生态系统中永恒的精灵!

2025.04.17

编辑:牛义信/夏天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