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级驱逐舰,是日本建造的主要用于远洋作战的一型舰艇,用于保卫自身渔业,进出口贸易的威慑使用,按照阿利·伯克级神盾舰为蓝本自己加以升级改进打造,整体舰身较为高耸,也是日本当时排水量最大的驱逐舰。
金刚级驱逐舰基础参数,标准排水量7250吨,满载排水量9485吨,舰长161米,全宽21米,吃水6.2米,采用全燃联合动力推进,4具LM2500燃气涡轮,双轴CPP推进,最大航速30节,续航力6000海里/20节。
主要武器系统为一门127毫米54倍径主炮,前4座8联装32单元MK41垂发系统,后8座8联装64单元MK41垂发系统,2座MK15型6管20毫米密集阵近防系统,2座4联装的90式反舰导弹,2组三联装HOS—302型鱼雷发射管。
这次海自就没有延续前几型驱逐舰的美式舰炮,而是选择了更靠谱的奥托127毫米舰炮,该炮的射弹初速807米/秒,采用54倍口径;最大射程23680米;发射率10-45发/分,较高的射速让这型舰炮可以进行防空任务。
除了舰炮金刚级最重要的就是垂发系统,分别为前4座8联装32单元,后8座8联装64单元MK41垂发系统,装填16枚火箭助飞鱼雷加74枚标准-2中程防空导弹,防空反潜能力大为提升,两个VLS补给吊臂占据剩下的6个垂发单元方便快速补给。
标准-2(RIM-66)中程防空导弹,初始型号射程73公里,后期增程型增加到166公里,是一款优秀的远程防空导弹,采用惯性/无线电指令加半主动寻的制导方式,采用垂直热发射,是美国大力推荐的武器。
后来为了应对西方向的核威慑,日本融入美国的导弹拦截拦截系统(TMD),可以发射标准-3 Block 1A/B型(RIM-161A型),采用碰撞式动能拦截弹头,加入了第三级火箭发动机,最大飞行速度15马赫,最大射程700公里,金刚级驱逐舰鸟海号曾多次进行试射。
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导弹由一枚MK46鱼雷及一固体火箭推进器组合而成,最大作战距离20千米,战斗部是MK46鱼雷,使用串联装药高爆战斗部,使用降落伞减速入水,海自也是这款导弹的主要海外用户。
4联装的90式反舰导弹,是日本按照美制AGM-84鱼叉反舰导弹的仿制版本,射程超过100公里,融入海自和北约数据链可以由多种不同方式进行制导。
航电系统主要为,四面阵SPY-1D 3D相控阵雷达,一部OPS-28D对海搜索雷达,一部OPS-20导航雷达,三部 SPG-62导弹火控雷达;一部MK2/21炮瞄雷达。
四面阵SPY-1D 3D相控阵雷达,SPY-1D根据方式不同最大探测距离不同,半球方式时为324 公里,水平线方式为83公里,可同时对154个空中和海面目标进行探测、识别和跟踪,负责引导标准系列防空导弹进行远距离拦截。
OPS-28D对海搜索雷达,该型雷达属于海上自卫队的第三代对海搜索雷达,采用g/h波段,最大探测距离100千米,主要用来应对现在的低空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和小型目标,负责指引近防炮进行近程拦截。
动力系统方面使用的全燃联合动力,4具LM2500燃气涡轮,在船只改变巡航速度时更加经济,而且占舰上空间更小,动力强劲非常适合安装在大型舰艇上,总产量超过1800台,总输出功率达100000马力。
金刚级驱逐舰为OYQ-8型指挥作战系统,联通舰艇上各形武器和电子设备,同时四台燃气轮机带来的强筋动力不会让舰艇出现高速行驶的时候出现大量电子设备停机的情况诞生,融入作战数据链,加强态势感知能力。
舰艇没有设置有直升机机库,只有起降平台,同时设置了荷兰坡,节约了舰体空间、并能够分割飞行作业区和帆缆作业区,但是无法同时进行这些作业,比较容易出现安全隐患,这玩意现在都快成为海自的代表了。
舰载直升机方面,可以临时搭载一架三菱生产的SH-60J“海鹰”反潜直升机,并且有相应的加油设施和数据链系统,可以进行中近距离的反潜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