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政策频出“折磨人”?药店人该何去何从···

福之需 2025-03-11 16:58:28
行业政策频出“折磨人”?药店人该何去何从···

70万药店人在这里提升了收入

药店营销/管理/专业/销售...

当各地医保资质审批陆续冻结、电子处方流转系统铺开之时,药店人或许都曾在整理检查资料到深夜时自问:我们是否正在沦为政策调整的被动承受者?

那些因处方审核超时被扣分的委屈,那些向顾客解释医保分类时的无奈,都在提醒我们——医保政策构筑的安全网正在收缩,或许这也是重拾行业初心的历史性契机。

药店行业政策频出

2024年下半年起,全国多地医保政策开启深度调整周期。福州、菏泽、宁德等地相继暂停受理新增医保定点申请,标志着医保药店进入存量优化阶段。

湖南省2025年初出台的定点药店管理新规,不仅强化资源规划与退出机制,更对互联网医院处方开具作出严格限定——要求电子处方必须由本省医保医师开具方予报销,直接封堵了人工智能生成处方的灰色地带。

同步升级的医保基金监管体系,通过信用评级与社会监督联动机制,使低信用药店面临倍增的飞检频次。

处方管理领域正经历系统性重构,2025年全面实施的电子处方中心制度,强制"双通道"药品实现数字化流转,仅允许特殊情形下经省级审批保留三个月纸质处方过渡期。

各地对门诊统筹药房的处方来源实施源头管控,要求必须对接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系统,彻底切断非资质平台导流路径。

在行业监管层面,医保电子处方中心、药品追溯码与进销存监管系统的三网联动,使药店日常运营透明度向医疗机构看齐。

这场始于基金安全考量的改革浪潮,正通过提高准入门槛与运营标准,加速推动行业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药店人面临多重合规性挑战、流程复杂性压力

行业政策收紧之下,随之而来的是:高频次合规检查带来的运营压力;

根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要求,药店需接受定期飞行检查、专项督查及医保资质审查。

以某连锁药店2023年数据为例,单店年均接受各类检查23.6次,涉及票据管理、处方留存、药品追溯等12类检查项目。

是医保结算系统的操作复杂性 ;是电子处方流转的制度性矛盾;也是暗访督查机制下的双重考核压力:

店员需在保证销售业绩的同时,时刻保持专业操作标准,某市2023年暗访不合格药店中,81%因医保分类错误或处方审核超时被扣分。

上述问题反映出药品零售行业在政策执行、系统支持、服务标准化等方面存在改进空间。

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药店员工日均工作时长较2020年增加1.8小时,其中46%的时间用于应对合规性事务,行业正通过数字化转型与流程优化寻求效率提升路径。

聚焦消费者需求,提升服务与运营能力

上面的辛苦种种已经不必多说,是我们一线药店人“最隐秘的痛”。

很多人都说,外行人根本不懂药店人的痛,以为只用在空调房里面卖卖药,跟顾客聊聊天就可以了,实际上是操着卖白粉的心,赚着卖白菜的钱······

时代的洪流无人可挡,暂时停下来抱怨几句、休整一下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毕竟我们不是机器,总会有自己的想法和情绪。

不过有首歌唱得好: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

抱怨完了、哭干眼泪之后,为了未来和梦想,我们还是要继续收拾行囊出发。

未来,也许是你对这个行业的看好,也许是老顾客未拿完的调理方案,也许是一家三口的生活费用,也是是更长远的目标······

所以,药店人,请在抱怨之后擦干泪,认清一个事实:医保政策收紧、行业监管加强,意味着药店单纯依赖医保盈利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的关键在于回归消费者本身,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来赢得市场。

2025年,医保已经不能成为药店存活的保护罩,药店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剩”者为王,只有那些能够适应变化、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药店才能生存下来。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