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世运会在即,天府奥体公园核心区片区将如何规划

熟人蜀事啊 2024-03-28 03:52:50

一、规划范围

天府奥体公园位于成都东部新区西侧,包含三岔湖、丹景山,总面积约86km,其中山地运动区34km,水上运动区40km,核心区12km。规划人口规模约15万人。规划建设用地规模约15.4km。

二、发展目标

其中,核心区将集中布局主要场馆,形成赛事场馆组团,复合商业商务、文化旅游和会议功能,构建文体旅商教融合、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山地运动区将依托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打造奥林匹克运动小镇等项目,构建山地运动特色基地。

水上运动区将依托三岔湖,发展水上运动、水上演艺、水上娱乐等项目,打造水上运动休闲中心。

三、发展策略

未来发展方面,天府奥体公园将通过重大赛事引领,加快新城建设城市硬件与供给侧提升;通过承办文体盛事,吸引全球旅客到访,扩张服务业;通过承办国事会议,打响城市品牌放大影响;通过高品质体娱科创空间,吸引国际化知识型人才;通过培育新体育、新经济、新基建,吸引投资者等。

2025年世界运动会将于8月7日至15日在成都举行。在世界运动会举办之前,成都天府奥林匹克体育公园的开发将投资超过 70 亿元人民币。

其中包括天府奥体商业服务产业园,该园区预计投资32亿元人民币一旦建成,预计将举办会议和展览,并为全球体育组织的地区总部提供空间。另一大笔投资将投向天府奥体运动医学产业园。该项目占地100英亩,总投资32亿元人民币,旨在打造“全球高水平体育健康产业中心” 。其他投资包括2.2亿元人民币的三岔湖国际马拉松赛道投资和2亿元人民币的奥林匹克体育文化旅游中心投资。另有2亿元人民币用于建设三岔湖国际水上运动中心,预计将有助于赛艇、立式单桨冲浪等运动的发展。

四、空间结构

天府奥体公园将以生态为基底、组团为引擎打造“一山一水三半岛”的空间结构。

“一山”为天然绿肺龙泉山(丹景山和马鞍山);

“一水”为蓝色纽带三岔湖及灌区水系;

“三半岛”分别为:核心半岛——奥体城核心区与三岔TOD文化半岛——新民特色小镇会议康养、文化旅游区产城半岛——三岔湖组团和城市公共服务中心。

五、核心区规划

(一)空间结构:打造“一环一轴三心”

根据草案,天府奥体公园核心区将打造“一环一轴三心”的城市空间结构。

“一环”为顺应场地自然形态,串联汇流公园、三岔湖岸、社区绿廊的“奥运梦之环”;

“一轴”为连接三岔湖与 CBD 核心区的“城市活力轴”,串联自然环境与城市环境;

“三心”分别为在环、轴及三岔湖的交汇之处打造的“三岔TOD”“国际会都岛”“三岔文化港”。

图4 核心区空间结构规划图

(二)生态:规划公园绿地415.44公顷

核心区将尊重独特原真的山水地形,以三岔湖为生态基底,结合绛溪河生态绿地以及环湖慢行空间打造蓝绿开放空间网络,规划汇流公园、滨湖慢行空间、林栖公园等开放空间,形成多层级、网络化、功能复合的生态公园绿地系统,规划公园绿地面积415.44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21.5m,慢行绿道总长度约20km。

(三)公共服务:布局学校、公园、卫生所

大家关心的配套设施方面,除了成都体育学院以及国际会都岛,核心区还将设置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布局中小学、社区公园、社区卫生所、农贸市场、公交站等服务设施,满足人才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区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需求。

(四)交通方面,核心区将规划轨道交通、零碳巴士、马拉松赛道;公交网络快慢结合,多级公共交通与慢行游线相交融;同时规划形成“两横两纵”( 两横:公园大道、环湖路,两纵:西一线、林栖大道 ) 的主干路网体系,实现便捷交通出行。规划单元路网密度约为10km/km,达到小街区规制标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