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毛泽东去世后,李银桥找到萧劲光:这是主席生前写给你的信

静心的历史 2022-11-08 17:54:41

195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纪念日。30周年是大庆,因此,中央军委决定在青岛举行海上阅兵。

那段时间,毛泽东刚好来青岛参加中共中央青岛会议,于是,他召见了萧劲光,询问了很多关于海军的事情。

聊得差不多了,萧劲光准备告辞,就在这时,毛泽东叫住了他:“今天我去你家蹭顿饭吧。”

事发突然,萧劲光一点准备都没有,他下意识拒绝:“不行啊,主席,我什么都没准备……”

毛泽东摆摆手打断他:“不用准备什么,我不挑食,做什么吃什么。”

话是这么说,可是萧劲光两口子的饭肯定不够三个人的,就在这时,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来了,原来,他们已经准备好了饭菜,因为是八一建军节,还特地做了毛泽东最爱吃的红烧肉。

两边一商量,既然毛泽东要在萧劲光这边吃,直接把给毛泽东做好的饭端到这里不就好了吗。

就这样,毛泽东在萧劲光这里吃了顿自己的饭。他没有想太多,吃的时候还在夸赞饭菜很合自己的胃口。

这顿饭吃得高兴,毛泽东还回忆了不少往事:“你还记不记得当初你借给我的那两本书?”

萧劲光先是一愣,然后很快反应过来:“这么多年了,我以为您忘记了呢!”

这事还要追溯到延安时期。众所周知,毛泽东超级喜欢看书,已经到了手不释卷的地步。

一天,毛泽东的妻子在萧劲光家窜门的时候,看见萧劲光有《战役问题》和《战斗条令》两本书。

回家后,她把这事告诉了毛泽东,毛泽东早就想看这两本书了,二话不说就奔着萧劲光家来了。

过去后,毛泽东没直接说要借书,而是“拐弯抹角”地问:“听说你这有不少宝贝?”

萧劲光自然没听懂,毛泽东指了指桌面上的一摞书。

萧劲光恍然大悟:“主席,您指的是我的书啊,以前是有不少好书,可惜长征的时候都丢掉了,现在找本书太难咯。”

“是啊,物以稀为贵嘛”,说着,毛泽东拿起书,一本本翻着:“你是学军事的,你说,对于一个战役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认为首先是战役的军事指导原则,战役怎么打,要对全局和局部有个通盘考虑,还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是进攻还是防御,是什么样的进攻,怎样的防御,必须清楚明了。”

毛泽东点点头:“说得很对,你准备一下这个题目,我们找时间好好讨论一下。”

然后,他站起身,拿起已经找好的《战役问题》和《战斗条令》:“我想研究一下军事问题,这两本书我拿去看看。”

萧劲光不知道说啥好,这两本书是货真价实的“宝贝”。长征两万五千里,一路上数次轻装,萧劲光始终没舍得丢掉。毛泽东这么爱书,不知道是不是就一去不复返了。

可能是看出萧劲光的心思,毛泽东故意逗笑:“舍不得啊,好小气哦。”

萧劲光实话实话:“确实舍不得,我就这两本军事书,部队教育还得靠它当拐杖呢。”

毛泽东赶紧保证:“你放心,我一定还,也给我当当拐棍,怎么样?”

虽然有点不情愿,可萧劲光也没有办法:“那主席要借,就借呗”,他特地把“借”字说得很重,希望毛泽东听懂他的言外之意。

毛泽东笑了:“好好好,我好借好还。”

说完,毛泽东拿着这两本书心满意足地走了。

后来,萧劲光惦记了好久书的事,可毛泽东一直没提起,萧劲光也不好意思要,所以,这事就不了了之了,慢慢地,萧劲光自己都有点忘了。

这一次,毛泽东突然提起书的事,萧劲光这才知道,毛泽东一直记得这事。于是,他大方地表示,已经过去快二十年了就不用还了。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与世长辞。一个月后,毛泽东的卫士长李银桥突然找到萧劲光,递给他两本书和一封信:“这是主席生前写给你的信。”

萧劲光打开信:

“我亲爱的老朋友萧劲光,我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了,时常想起和你在延安的岁月,我很挂念你,也不知道你忙于工作,什么时候能来看我,你已经许久没有来看望我了,如果你很忙,也希望你能抽出时间来看我。”

他还提到了两本书的事:“借你的两本书,是我们之间深厚友谊的信物,现在将书交给你,算是个念想吧。”

萧劲光再无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失声痛哭……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