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利润率成全球外卖业共性大行里昂:京东外卖业务亏损将高于预期

科技还是单行线 2025-04-19 12:44:44

4月15日,一段京东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刘强东2024年内部讲话的线上会议视频流出,会上刘强东要求京东外卖净利润不超过5%,引发广泛关注与热议。

而据媒体发布的摩根大通(JP Morgan)的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主流外卖平台的平均净利润率仅为2.2%,最高者Uber Eats也仅为3.3%。

那么,从利润率数据对比、商业模式差异、成本结构等维度,也可以解析国内外外卖平台的竞争态势。

解读一:全球外卖市场利润率现状 低利润率的行业共性

根据摩根大通《Global Online Takeaway (2024)》报告,根据摩根大通(JP Morgan)发布的全球在线外卖行业报告(《Global Online Takeaway (2024)》),2024年全球主流外卖平台预测净利润率在1.5%-3.3%之间,算术平均值为2.2%。

其中,Uber旗下的Uber Eats以净利润率3.3%暂居榜首,美团的外卖业务净利润率为2.8%,东南亚打车平台Grab旗下外卖业务的净利润率只有1.6%,美国外卖平台DoorDash的净利润率为2.4%。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生活服务分析师、浙江省服务业联合会副会长&数字经济专委会秘书长助理陈礼腾表示,从统计数据上看,美团、DoorDash、Uber Eats、Grab外卖中,利润率最高为Uber Eats的3.3%,最低的Grab外卖仅为1.6%,饿了么至今尚未盈利。可见,外卖行业的“低利润率”特性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

外卖平台的成本结构中,配送成本占比高达60%-70%。据美团财报数据,2023年其配送服务收入821.9亿元,相关成本907.4亿元,单均配送亏损0.39元。

此外,陈礼腾还表示,平台还需承担技术研发、营销补贴、合规成本等支出。京东外卖若实现5%的净利润率目标,将直接超越Uber Eats,成为全球利润率最高的外卖平台。

解读二:国内外平台商业模式与利润率差异

陈礼腾表示,由于商业模式、国内外市场环境、区域特性等差异,导致各家外卖平台的收入模式存在不同。传统外卖平台的核心收入来源于订单佣金与配送费。

据公开报道,外卖平台的商户佣金比例在6%-8%。京东外卖以“零佣金”的宣传策略切入市场,短期内可以快速吸引商家入驻,但实际运营过程中,商家还需支付营销活动及配送费用,普遍反馈存在“零佣金、负收入”现象。

从区域市场特性来看。人力成本与消费习惯也会影响外卖利润率。欧美市场主要靠高客单价与会员订阅模式支撑利润率(DoorDash的DashPass会员贡献了40%的订单量);东南亚市场由于分散的城乡结构与低客单价导致盈利困难(Grab外卖的客单价仅为5-8美元,配送成本占比超70%);中国的下沉市场潜力巨大,但一、二线城市已趋饱和。2024年,中国在线外卖用户规模达5.45亿,占网民总数的50%。

解读三:京东外卖的破局策略与挑战

陈礼腾表示,京东外卖采用了与现有外卖平台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入局,短期看掀起声浪,长期恐难为继:

1)在商家端:京东外卖初期采取 “免佣金”吸引商家入驻,但商户需要支付每单三元的固定履约服务费,以及支付参与平台的营销活动费用。

2)在骑手端:京东外卖以为全职骑手缴“五险一金”吸引骑手入驻,全职骑手需要每天跑单12小时,保障平台运力。

3)在用户端:现阶段以价换量,通过烧钱营销和补贴抢占市场,以发放大量优惠券为主要策略。

京东刘强东日前表示,外卖业务利润率不会超过5%,大行里昂最新研报预计京东外卖业务亏损将高于预期。

解读四:未来趋势:相互跨界与AI赋能

陈礼腾表示,跨界已成为电商平台寻求新增长的常规手段,各家在数字生活服务领域形成了即时零售与生态协同。美团2025年推出即时零售新品牌“美团闪购”,从餐饮向商超、医药等多品类扩展。据其最新数据,1800万单的美团非餐即时零售规模已超过整体京东自营电商。京东则期望通过外卖流量推动3C数码、日化用品的即时零售渗透。

另一方面,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也提升了服务履约效率与算法公平性。在AI与无人配送方面,美团计划通过无人机减少30%人力成本,京东试点无人车配送;算法的提升平衡了骑手安全与配送效率。

陈礼腾认为,京东外卖的5%利润率目标,远高于全球外卖平台平均水平,是对行业“低利润率陷阱”的挑战。未来,行业的竞争焦点将从订单量转向价值创造——谁能更高效地连接商家、骑手与消费者,谁就能在万亿市场中占据先机。

0 阅读:0

科技还是单行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