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3月20日一大早,北京中南海里的丰泽园,有间叫菊香书屋的地方。
尽管春天已经悄悄来临,但天亮的时间还是稍微晚了点,大伙儿都还窝在被窝里做着美梦,可毛主席住的地方,灯还亮堂堂的。
这真是太过分了,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突然,有人大吼了一声,把这里的平静给搅和了。
这个年轻的守卫一脸懵,不知道咋回事,赶紧站起来跑过去瞧瞧。
一进屋门,就看到毛主席面朝里站在桌子旁边,左手紧紧抓着一份电报,右手则猛地往桌上一捶。
瞧见这场景,守卫也有点儿不知所措了。
平时啊,毛主席老是笑眯眯的,对谁都是一副和气的样子,但这回,我可是头一回见他发这么大的火。
琢磨了一会儿,他鼓起勇气,迈进了屋里,脚步放得轻轻的,一点点往前蹭,生怕弄出声响,打算悄悄地打听点消息。
“头儿……”
不过刚蹦出两个字,背对着他的毛主席突然大手一挥,就把后面的话给打断了。
毛主席叹了口气,好一会儿才开口说:“陈明仁这家伙,居然要离开,还特地写信来说要回长沙……”
话说到这里突然停了,整个屋子又变得安安静静。
小守护者静静站着,一动不动,周围好像都安静了下来,唯一能听到的就是墙上时钟在慢慢地走着,发出嘀嗒嘀嗒的声音。
过了好一阵子,毛主席的心情渐渐平稳下来,他接着说:“要是想走,那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儿,他得先答应咱们三个要求!”
说到陈明仁,小卫士心里头是有数的。
他本来是国民党第一兵团的头儿,还兼着湖南省的老大、华中军政那边儿的二把手、长沙的安保司令好几个位子,蒋介石特别看重他。
后来,他带着手下的人选择了正确的道路,加入了起义军,结果受到了特别好的对待。
组织上已经放下了过去的恩怨,在新中国成立后,还是给了陈明仁重要的职责,那他为啥还铁了心要离开呢?
他走了以后,毛主席为啥那么生气,也就不难懂了。那毛主席提到的两个要求,到底是啥呢?
陈明仁曾跟好朋友掏心窝子地说过,他心里头真是特别感谢党和国家。
共产党给了我教育的机会,让我认识到了自己过去犯下的错误,那些历史罪行得到了宽恕。多亏了毛主席的大度接纳,我才能够重新开始,获得新生。
1949年2月份,那时候陈明仁还在国民党反动派那边,他碰到了一个很难选的选择:要继续一条路走到底呢,还是赶紧改邪归正呢?
每当琢磨起这事儿,他心里头就无缘无故地闹腾起来,烦躁得很。
陈明仁呢,他是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员,就因为这一点,他就被划到了蒋介石的亲信圈子里头。
不过,和他这位校长相处的时间一长,他慢慢感觉到,校长其实并不是个靠谱的头儿,不值得自己一直跟着。
所以,在抗战那会儿,他当着好几万士兵的面,直接跟蒋介石唱反调。
1941年冬天那会儿,陈明仁带着他的第二预备师,跑到昆明西山那块儿,忙着建防御设施呢。
国民党政府不断剥削军饷和物资,害得第二预备师的士兵们在大冷天的冬天里,只能穿着薄薄的秋衣去执行任务,那天气冷得直让人打哆嗦。
很多人因为多年的打仗,身上的军装都破得不成样子了,可他们连件换洗的衣服都没有。
那时候,周边的公路上老有反法西斯同盟国的队伍,还有那些外国记者走来走去。像这样一群穿得破破烂烂像乞丐一样的军队,确实挺丢人的。
刚好赶上这个点儿,蒋介石和他的夫人宋美龄路过这儿,一瞅见士兵们穿得乱七八糟的样子,立马火了,气得不行,还说要狠狠收拾一下这支队伍的领导。
陈明仁一听说这事儿,立马就冲到蒋介石住的那栋别墅去讨说法。
他挺直腰板,直接了当地说:“咱的部队没衣服穿,这事儿得怪你自己!衣服本该是军需处发的,可他们把好料子、好棉花都拿去换银子了,留给我们的全都是破衣烂衫,穿不了几天就烂掉了,还怎么行军打仗啊!”
蒋介石听完,心里头很不是滋味,觉得丢了脸面,于是火冒三丈地命令,要以“冒犯长官”的由头,把他送到军法处去好好教训一顿。
说完那句话,陈明仁立马就把中将的领章给扯了下来,随手往桌上一丢。
我这个中将师长的位置算啥大不了的?要我的命还是要我受罪,都由你们说了算,我现在不稀罕当这个官了。
最后,经过宋美龄和随行人员一再地劝说,蒋介石才决定放弃这个念头。
陈明仁后来的日子其实也挺难熬,没过半个月,他就被安排到71军去做了副军长。
虽说表面上像是升了官,但71军其实是个不起眼的杂牌部队,再加上只是个副军长的位置,并不是真正的军事一把手。这么一来,陈明仁的军权其实是被暗中削弱了。
接下来的几年,他们俩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僵,已经到了没法挽回的地步。
现在,国民党的主力军差不多都被解放军打没了,蒋介石那个独裁政府垮台,也就是早晚的事儿。
因此,陈明仁开始犹豫了。
就在这时,陈明仁收到了调动通知,让他去长沙上任,当的是华中军政长官公署的副头儿,还同时管着长沙的警备司令工作。
就在这地方,当时湖南绥靖公署的一把手,还兼着省政府主席的程潜亲自上门来谈,要商量怎么离开黑暗、投向光明,还有起兵起义的事情。
经过他的一番好言相劝,陈明仁最后拿定了主意。
1949年8月4日那天,陈明仁和程潜一起宣布起义,说湖南不再听国民党反动派政府的了。
他的这个了不起的行动,让毛主席、周恩来等中央的大领导们都很称赞,还特地请他去参加了第一届的全国政协大会。
1949年9月10号那天,陈明仁坐的火车到了北平。他一出车站大门,嘿,一眼就瞅见了好些老熟人。
这是一支由毛主席派来的接应小队,打头阵的是当时北平市的市长,聂荣臻先生。
朱德总司令在他入住六国饭店后,特地抽空过去看望了他。
为了向陈明仁将军表达敬意,朱德在房间门口通报自己时,特地低调地说:“陈将军,我是朱德,特地来瞧瞧您。”
陈明仁压根儿没想到共产党人会这么热情对待他,事后他还这样感叹:
以前我碰到蒋介石,总是站得笔直,心里头那个紧张啊,生怕出错。可现在呢,朱总司令亲自跑到我住的地方来探望,到了门口还大声说“报告”,这事儿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新军和旧军,那差别可不是一星半点,解放军能取得胜利,那是有道理的!
让他惊讶的是,没过几天,毛主席就提出一起去天坛公园逛逛,一块儿去的还有刘伯承、陈毅、粟裕这些解放军里大名鼎鼎的将军。
当大家走到祈年殿附近,毛主席笑着朝他们挥了挥手。
陈将军,要不咱俩单独拍张照,留个念想吧。
听完这些话,陈明仁心里头特别感动,赶紧就走到毛主席旁边,一起照了张相。
照完相片后,毛主席很认真地讲:“政协会议后天就要开始了,会来的人来自各行各业,可就是蒋介石的心腹没来,你的出现啊,就像干旱了好久突然下了场大雨。”
话说完,陈明仁脸上倒是露出了几分尴尬。
好多年前,他跟着部队打过闽赣的红军,还参与过进攻鄂豫皖苏区。
陈明仁在毛主席面前,坦诚地回顾了过去的错误,并做了深入的自我批评。
瞅见他满脸真诚的样子,毛主席就抬手轻轻按了按他的肩头。
啥也没多说,但就那么一个举动,已经足够表明了对他的体谅和宽恕。
后来聊天时,毛主席问陈明仁以后有啥打算,陈明仁就实话实说:“我这辈子都在军队里,以后还是想继续在军界干下去……”
说到这儿,陈明仁稍微停顿了一下。
他瞅了瞅毛主席,然后犹豫着开口:“我手底下那帮人,现在还挂着国民党反动派的牌子。要是可以的话,我挺想让解放军给咱们整整编。”
对于那个要求,毛主席立刻就点头同意了。
没过多久,陈明仁带领的第一兵团就改头换面,成了解放军旗下的第二十一兵团。
1949年10月1号那天,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热热闹闹地举办了开国大典。好多之前国民党的起义将领,比如陈明仁,还有好多民主人士都被请来了,他们一起上了天安门城楼,观看这个盛大的典礼。
望着那边人头攒动、情绪热烈的场面,他心里头特别有感触,同时也觉得自己做了个挺对的决定,挺骄傲的。
陈明仁要离开北京那会儿,毛主席专门邀请他到中南海,俩人一起简简单单吃了顿饭,就像家里便饭那样。
吃饭那会儿,毛主席专门跟他说,要是路过济南,不妨去看看杜聿明、王耀武他们几个。
他们互相都认识挺久了,相互之间还是有那么点交情的。
尽管杜聿明、王耀武他们眼下成了战俘,但要是以老朋友的名义去探望,这并不算是违背啥规矩。
陈明仁心里记着毛主席的话,坐火车到了济南后,特地绕道去了临时安置战俘的地方看了看。
碰面后,他又提醒大家要真心实意地接受改变,好好配合,努力争取得到从轻发落的机会。
新中国那会儿虽然已经建立起来,但边境那边还是挺不太平,特别是大西南地区,土匪特别多。他们毫无顾忌地抢老百姓的东西,甚至大胆到直接攻打当地的政府办公地。
1950年刚开始的时候,中央军委下了个命令,说要派军队去西南地区,把那里的土匪问题给解决了。
就在那个时候,陈明仁带着他的第21兵团去了广西。
长达一年四个月的时间里,第21兵团好消息不断,他们一个接一个地攻破了陈与参、黄宣威、覃忠、覃石林、黄德心等大土匪头目的老巢。
接着,士兵们开始在全省到处仔细搜寻,把那些藏在偏远山林里的小股匪徒一个个揪出来。
1951年4月份,广西的土匪问题被完全解决了。陈明仁指挥的二十一兵团,那可是大显身手,干掉了42万9千多土匪,还收缴了快42万支枪。
1955年9月27号那天,新中国举行了首次的授勋授衔大典。
根据之前定好的人员名单,这次负责给大伙儿评军衔的是罗荣桓,他原本没计划给陈明仁授衔。
说到底,他之前可一直是国民党反动那边的大将,直到快建国的时候才转变立场站到我们这边。对我党这么多年的革命斗争,他其实没怎么出过大力。
不过,毛主席瞧了瞧那份授衔的名单,拿起笔就加上了陈明仁的名字,还提议让他当上将军,待遇跟行政五级一样。
罗荣桓对这次的破格提拔感到非常纳闷,心里头直犯嘀咕。
毛主席却说:“啥时候革命都不晚,陈将军能在那么要紧的关头领着队伍起义,让长沙的老百姓不用被战火害苦,这可是立了大功啊。”
最终,陈明仁得到了开国上将军衔的荣誉。
到了1969年那会儿,陈明仁已经快七十岁了,身体情况特别不好。
特别是他有慢性风湿的毛病,老是疼得受不了,压根就没法好好干活。
陈明仁深思熟虑了好久,最后决定给上面递个辞职信,就想回长沙去歇歇。
毛主席接到那封辞职信后,火冒三丈。
想走也行,但没那么简单,他得满足三个要求!
毛主席一直对陈明仁颇为赏识,但为何在某个时刻却似乎对他有所“挑剔”呢?
其实,陈明仁在递交的辞职信里头说了,他退休后就想过个平凡日子,还请求组织能取消他行政五级的待遇。
说到这事儿,毛主席肯定是不会点头的,怎样都不行。
琢磨了好大一会儿,他终于给出了指示。
首先,长沙政府给陈明仁将军安排了个住处,还配了警卫、司机,外加一辆专用车。再者,中央的文件得赶紧送到陈将军家里,重要的会议也得请他来参加。最后,陈将军原来的行政五级待遇,还是保持不变。
陈明仁一字一句细细品读着毛主席亲手写的批示,眼泪不由自主地就流了下来。
他压根儿没想过,毛主席会对自己这么好,心里头直嘀咕:“要是我一开始当兵,就直接跟着毛主席,那该多好啊……”
不过,陈明仁回到长沙三年之后,却遭遇了不幸,生了一场大病。
湖南省政府对此事特别上心,立马安排他转到了医疗水平更高的广州军区总医院接受医治。
都已经过了大半个月了,但他的身体状况还是没啥起色。
这事儿很快也让毛主席知道了,他亲自关心后,陈明仁被火速送到了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经过一番治疗,病情总算是稳住了。
怕他一个人在医院孤单,单位就专门把他家人接到了北京。
无奈的是,陈明仁上了年纪,身体抵抗力大不如前,很难支撑下去。
快不行的时候,他拼着最后一口气,紧紧抓着老婆肖毅的手,一遍遍交代:“我存的那些钱,你得帮我交给国家……”
1974年5月21日那天,陈明仁在医院里安静地离开了人世,他那时候71岁。
肖毅没有忘记他最后的嘱托,把存折里的一万六千元全都拿了出来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