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国家级大奖,团中央“点赞”!湖北这个学生团体究竟有多“牛”

长江大学本科招生 2021-12-08 17:29:03

总有那么一群可爱的人,义无反顾站出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们是大爱无言的“志愿者”。在长江大学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坚守六年,只为留守儿童打开心灵的天空。他们多次获评国家级优秀团队,获批参与团中央社会实践团队,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小新星支教团”。

做孩子们的星星

2004年,长江大学电子信息学院青年志愿者支队成立,前身是“长江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家电义务维修青年志愿队”。2016年暑假,青年志愿者支队组成了一个共12人的队伍——“小新星支教团”进行支教活动,在荷花小学对超过50名的小学生进行了心理及知识方面的引导。

荷花小学位于湖北省监利县尺八镇付柳村,全校共有8个班级250多名学生。其中幼儿园3个班,小学5个班,全校仅有10位老师。专业老师和图书资源十分匮乏,这里80%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因为信息闭塞,这里的孩子对知识有着更为强烈的渴望。

小新星支教团的到来,成了引领这里的孩子们触摸外面世界的闪耀“星星”。暑假支教、建立书屋、捐赠物资、爱心陪伴等等,他们用各种方式为孩子们展现这个世界的缤纷多彩,让他们学到更多的知识。

从此,年复一年,一届又一届青志队员们用自己微弱的力量,为荷花小学的孩子们揭开世界的一角,让他们得以看见更广阔的天空。

疫情停课不停学

2020年起,电信学院青志队结合疫情实际情况,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支教活动,借助科技的力量,用“线上”的方式远程授课。

将课堂由线下转为线上这个想法在实施之初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地点、教材、人员、授课方式,这些在线下不需要考虑的东西,转到线上都成了拦路虎,好在团委老师和青志队员们群策群力,积极地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终于将这些问题解决。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通过线上支教的方式,支教老师们借助网络为荷花小学的学生们提供了不一样的教学体验:结合视频、动画演示、播放音频等方式,让孩子们能够触摸到生动形象的书本知识。

同时,电信学院的支教老师们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为荷花小学的小朋友们讲授电路、编程等课程,运用网络上的资源,帮助小朋友们更容易吸收这些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也能及时发现自己在知识上面的不足,一举多得。

2021年10月17日至11月28日的线上支教活动中,青年志愿服务队针对全校招募了较多的志愿者,课程涵盖了数学,语文,英语,科学,娱乐,编程,电路六个科目。支教老师们采取轮流式上课的方式,共同商讨各个科目的讲课方式和进程。

成为“麦田守望者”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句话:“我要站在一道破悬崖边,抓住每个跑向悬崖的孩子。”这是青志队坚守六年的意义所在,也是他们为此付出的动力来源。

在支教的过程中,每一位参与支教的志愿者都会了解到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个人生来都有优渥的条件,在荷花小学的孩子们身上他们能学到对学习一直保持热情,从而更加积极的投身于学习。孩子们则会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中看到不一样的世界,发现不一样的色彩,不断提高学习的兴趣。

双向的奔赴,各自都有收获和成长。这就是支教最大的意义。

多年来,他们深耕于志愿服务。2019年获评全国七彩假期优秀团队,2016年获评全国“镜头中的三下乡”入围优秀团队,还荣获2016年、2017年湖北省三下乡优秀团队。2017年,小新星支教团获批参与团中央井冈山社会实践团队,2018年获批参与全国团中央梁家河社会实践团队,2019年获批参与全国团中央“乡村稼穯情,振兴中国梦”研究报告还获得了全国七彩假期优秀调研报告。

青春志愿行,奉献新时代。纵然时艰骤至,不敌世间盛情,来日必是星河滚烫。长江大学的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弘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他们相信,只要全心全意付出,坚持不懈,就必定能在身后传播下一路希望的火种。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长江大学本科招生!

注:文章部分素材来自长江大学、长江大学电子信息学院、中国新闻网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