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州现场】董明珠站在"健康家"门店的玻璃幕墙前,身后是码得整整齐齐的晶弘冰箱,她突然抬手敲了敲展台上的空调出风口:"听见没?这才是真材实料!"这个动作让现场记者们集体愣住——谁都没想到,格力新店开业最大的爆点,竟是71岁铁娘子对行业潜规则的一记重拳。

"去年某公司股价翻了三倍,股民拿到多少真金白银?"董明珠说着从西装口袋掏出一张泛黄的A4纸,上面密密麻麻列着格力历年分红数据,"我们给股民分了1000亿,够买下三个小米生态链!"台下顿时响起憋不住的笑声。这可不是夸张,按格力最新分红方案,持有10万股的老股民每年光分红就能在北京买两平米学区房。
反观某"年轻人的第一支股票",股价从发行价17块飙到过百元高峰,结果去年每股分红才0.3元。有网友算过账:买他家股票就像追星,看着热闹实际落不着实惠。更绝的是,董大姐当场演示了"健康家"空调滤网拆装:"某些品牌滤芯三个月就堵,我们五年都不用换!"这波内涵,就差报雷军身份证号了。
"1999买空调?不如直接买块铁皮回家!"董明珠举起某品牌空调内机外壳,薄得能透光,"这种机器夏天吹热风,冬天结冰霜,省下的钱全交维修费了。"现场工作人员适时搬出对比实验:两台标称同样制冷量的空调,在35℃高温下,某品牌出风口温度比格力高了整整8℃。
这让人想起去年双十一的闹剧。某品牌1999元空调创下秒光记录,结果用户收货发现外机轻得能单手拎起,压缩机声音堪比拖拉机。最绝的是安装师傅爆料:"这机器返修率三成,我们靠维修费都能月入过万!"
"去年我们研发部被挖走7个工程师,带着图纸去的。"董明珠突然爆出猛料,"现在这些人在珠海某大厦32层上班,楼下停满橙色共享单车。"虽然没点名,但所有人都知道她在说谁。更戏剧的是,格力法务部最近刚赢了一场专利官司,获赔金额正好是对方某款空调的全年利润。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早就有迹可循。某品牌扫地机器人被扒出导航系统照搬格力专利,连错误代码都一模一样;净水器滤芯结构疑似复制格力三年前的设计。难怪网友调侃:雷军发布会应该标注"部分技术来自友商"。

站在新装修的"健康家"体验区,董明珠摸着能除甲醛的空调出风口,突然感慨:"十年前有人说五年要超过我们,现在看..."她故意拖长尾音,大屏幕适时弹出两组数据:格力研发投入连续8年超百亿,而某品牌研发费用还不到营收3%。更扎心的是,格力近三年拿下1273项发明专利,刚好是某品牌的3.6倍。
这场持续十二年的商战,早已不是两个企业家的意气之争。当某些公司忙着在股市冲浪时,格力悄悄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空调实验基地,光是噪音实验室就有三个足球场大。那些嘲笑董明珠"只会造空调"的人恐怕忘了,正是这份专注,让中国空调从贴牌代工变成世界标准制定者。
自恋的老太太。。。
股价涨的比分红高 不是更香
要说分红董小姐分红最多,如果她自己没利益估计也不会分红
雷军支持武汉大学教育一个亿,董老太太是一字不提!格力是国企,小米是私企!她老太婆真恶心,含沙射影
小米分红雷军一样挨骂。雷军是小米最大股东,也是分红最大的受益人。假设小米拿100块钱出来分红,25块钱要给雷军。股民能分到1块钱都偷笑。股民还是看股价,这才是真正关乎利益。
分红也没啥用啊,分红掉股价,把我左手钱拿到右手,有什么意义,最重要的还是股票要会涨,那才是真金白银。
股民更看重的是股价
董没有多少格力股份,分多少她的工资没变化,还能得好名声。如果雷军按那样分,他拥有最多的股份,他能分到最多,到时候是不是又要骂他是许家印第二?
董没有多少格力股份,分多少她的工资没变化,还能得好名声。如果雷军按那样分,他拥有最多的股份,他能分到最多,到时候是不是又要骂他是许家印第二?
只能说现在的雷军炙手可热
不会吧?又不用把钱投入科技研发,小米没啥地方用钱吧?营销也没科研那么花钱吧?
这篇文章总结成一句话,老太后认为用户都是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