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去哈尔滨见好友,洗浴后对方“逃单”还把她拉黑,法院判了!律师解读共同消费分摊

橙水巷闻 2025-04-16 13:51:36

大庆姑娘小丽怎么也没想到,和相识七年的好友南南在哈尔滨洗浴中心的48小时,竟让两人从微信置顶变成法庭对簿。2025年寒冬,她跨越2600公里从杭州飞赴东北赴约,却因1378元消费款闹得人财两空。老话说"亲兄弟明算账",可当热气腾腾的澡堂子遇上冷冰冰的转账记录,这友情的小船究竟是被金钱凿沉的,还是早被算计挖空了底?

那日冰城零下25度,中央大街的糖葫芦还没化,两人的友情先结了冰。南南拍着胸脯说"哈尔滨我安排",转头却在洗浴会所掏出张银行卡限额截图,可怜巴巴让小丽垫付1378元。姑娘二话不说转了900元,哪料三天后发现自己躺在微信黑名单里。法院上俩人各执一词:小丽甩出转账记录咬定是借款,南南翻旧账说曾替对方付过700块打车费,反告她骚扰亲友。法官拿着消费清单左右端详——既没白纸黑字写借条,也没录音录像证承诺,最后大笔一挥:"澡堂消费AA制,多付的689元退回来!"

最绝的是判决书里的潜台词:俩人搓澡时没约定谁请客,法律上就算不清不楚。小丽当庭红了眼圈,七年交情在法官敲槌声里碎成渣。倒是南南走出法院时,羽绒服里还揣着半包没吃完的东北红肠,不知是忘了还,还是觉得这算"共同消费"。

这场1378元的友情拍卖会,像极了现代人际关系的显微镜。我们总笑老一辈"打借条伤感情",可年轻人"扫码转账不问明细"的豪气,何尝不是另一种糊涂?当法官用689元给这段关系标价时,搓掉的不仅是澡泥,还有人际交往中那层心照不宣的体面。下次约饭不妨学学东北老铁,酒过三巡时吼一嗓子:"这顿咱AA啊!"——听着生分,却能让友谊的小船在金钱的冰河里破浪前行。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