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食戟社
什么是保质期?依据相关标准,食品保质期是指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内,产品完全适合销售,且能维持标签中不必说明或已说明的特有品质。 比如,我们常见的奶粉,马口铁罐装保质期为 12 个月,玻璃瓶装为 9 个月,塑料袋装为 3 个月。 在这个期限内,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有着相对可靠的保障 。

保质期是谁定的?你有没有好奇过,某种食品的保质期为什么是3个月而不是6个月?究竟是谁定的呢?其实食品保质期确实是由厂家设定的,但其设定有着严谨的科学依据,是一个综合考量多种因素、运用多种科学方法的过程。厂家在确定食品保质期时,通常会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和分析 。

保质期如何设定?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加速实验,通过人为地创造较为恶劣的环境条件,如提高温度、湿度等,来加速食品的变质过程,从而在较短时间内预测食品在正常储存条件下的保质期。

另外微生物试验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通过定期检测微生物的生长情况,能有效评估食品的安全性和可食用期限 。例如,在酸奶的保质期确定中,微生物试验可以监测乳酸菌等有益菌的活性以及有害菌的滋生情况,以此判断酸奶在不同时间段的品质 。

理化试验则从食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出发,分析食品的浑浊度、粘稠度、酸碱度以及维生素成分有无变化等 。比如食用油,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其酸价会升高,通过检测理化指标,可知晓其氧化程度,进而确定其保质期 。

感官检查也不可或缺,专业人员凭借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官对食品的色、味、形等进行评估 。新鲜的面包色泽金黄、香气扑鼻、口感松软,而变质的面包可能会出现颜色暗沉、有异味、质地变硬等现象,这些感官变化能直观反映食品是否变质 。

食品的保质期是厂家对消费者的一种安全承诺和品质保障。若在保质期内食品出现任何质量问题,作为消费者可以联系厂家去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当然前提是我们的食品按照包装上的储存条件进行保存。关注食品保质期,守护食品安全,下期我们将继续分享食品保质期的一些消费误区,欢迎各位点赞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