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汽车科技发展太快了,触屏好像成了汽车内饰的必备。从简单的信息娱乐系统,到把车辆控制功能几乎都集成进去,触屏在汽车上用得越来越多。可大众汽车却偏不这么干,选择了 “去触屏化”。方向盘上又有按钮了,好多老司机看到这场景,都忍不住感叹:这才是开车该有的样子!

对老司机来说,开车可不只是从 A 点跑到 B 点,更是享受驾驶过程,掌控车辆的感觉。
以前,车里各种操作按钮布局得很合理,老司机们开了多年车,凭肌肉记忆,不用怎么转移视线,就能轻松调节音量、切换电台、打开空调这些操作。眼睛能一直盯着前方道路,双手稳稳握住方向盘,开车又顺畅又安全。但触屏普及之后,情况就变了。
触屏操作得让司机分散注意力,得眼睛离开路面,去找屏幕上那些虚拟按钮,有时候不小心还会点错。特别是在路况复杂的时候,这么操作车,安全隐患可不小。
大众决定 “去触屏化”,明显是对现在汽车内饰设计趋势的一种反思。方向盘上又出现按钮了,这看着像是回到过去,其实是尊重驾驶最本质的东西。

这些实实在在的按钮,摸起来感觉很清晰,操作了马上就有反馈,大大降低了开车时操作的难度,也减少了安全风险。老司机们高兴,就是因为又找回那种熟悉的、一切尽在掌握的驾驶感觉了。这种感觉可不只是操作方便,更是怀念以前开车的那种乐趣。
从更大的方面看,大众 “去触屏化”,说不定意味着汽车内饰设计理念要变了。汽车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安全、高效地把乘客送到目的地。
在追求科技感和智能化的时候,可不能忘了开车最基本的需求。太依赖触屏,司机操作的时候容易分心,影响行车安全。
大众重新用上实体按钮,给驾驶者提供了一种更安全、更方便的操作方法,这绝对是回归驾驶本质。
当然,这可不是说汽车科技就倒退了。保留实体按钮的同时,汽车还是能装上先进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互联功能这些东西。只是在操作方面,把一些常用功能的控制权还给驾驶者,让他们能更专心开车。
未来的汽车交互将更注重“无感化”——通过物理按键、语音、手势等多模态交互,让科技隐于无形,最终服务于安全与效率的本质需求。老司机的“泪目”,恰是对“以人为本”设计哲学的回归投票。

大众 “去触屏化” 这个做法,给汽车行业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也让开车的人看到汽车制造商开始重视驾驶体验了。方向盘上再有按钮,老司机们感动得想哭,这既是怀念以前开车的日子,也是盼着以后开车能更安全、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