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关于中国教育改革主张取消英语主科地位文章》疑问的帖子。

听百姓哲说 2025-03-12 05:38:07

我头条发表的《关于中国教育改革主张取消英语主科地位的思考》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部分网友对我的观点提出了激烈的反驳,甚至使用了不礼貌的语言。然而,无论是赞同、反对还是恶语相向的,我在此一并表达由衷的感谢。

从内心深处,我并不赞同取消英语主科地位。这源于我一生中的痛苦经历。我仅具备小学文化程度,初中也是在“文革”后期的复课闹革命阶段学得一点初中知识。当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浪潮席卷而来时,我深刻体会到了文化知识匮乏所带来的局限。

那时,我的文化背景仿佛一道无形的枷锁,将我紧紧束缚在社会底层,几乎剥夺了我阶层上升的机会。年已三十五岁的我,不甘心于此,踏上了自学成才的道路。然而,基础知识的匮乏使我的选择范围极为狭窄,走了不少弯路,也学了许多无用的知识。经过不懈的努力,当我终于攀登到一定的人生高度时,我才恍然大悟,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认知的深度与广度,而非单纯知识的实用性。

认知的形成,源于一个人有意无意中积累的知识,这些知识在脑海中构建成思维元素。当我们在社会实践中遇到问题时,这些元素会助力我们做出正确判断,选择恰当的行为模式,从而获得收益。

关于英语有用与否的争论,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家长们的焦虑和对孩子的心疼。家长们希望英语不要成为筛选人才的工具,但这并不现实。教育的现状表明,英语作为现代科技领域的主要交流工具,在进入科技前沿时,掌握英语成为不可或缺的能力。

对于普通家庭而言,取消英语主科,孩子基本上会失去改变命运的机会。当然,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如果不取消英语的主科地位,尽管在基础教育阶段他们可能被迫学习英语,但这至少能为他们打下坚实的英语基础。

当孩子逐渐成长,经历挫折后意识到奋斗的重要性时,他们往往会重新拾起英语,以深造自己,为梦想而拼搏。如果取消了英语主科,孩子们将来通过自学改变命运的可能性将不复存在。

大家是否注意到,许多文化水平不高的年轻人出国谋生,若有英语基础,在良好的英语环境中,很快就能恢复英语记忆,适应当地的人文环境。这也不失为一种出路。

事实上,无论是主科还是副科的知识,能直接用于谋生的只是少数。知识的主要作用在于提升文化素养和认知水平。

如果取消英语的主科地位,那些处于社会较高阶层的家庭绝不会放弃对孩子的英语教育,这将进一步加剧普通人的阶层固化现象。除非家中出现天才孩子,而这样的天才也往往是祖辈良好基因传承的结果,其概率比中彩票的机率还要低很多。

我再次谢谢,网友们正面的、反面的关爱。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