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结婚数据,跌破了历史新低!民政部最新的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结婚登记数量为474.7万对,数据比去年同期569万对减少了94.3万对。这项数字不仅创下了近40年来新低,而且每个季度的结婚登记数都同比新低,特别是三季度创下了所有季度的新低记录。数据来源:网络一石激起千层浪,各大平台热搜词条上,关于“婚姻”、“生育”的话题霸占榜首。与这一事件相关联的是,10月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xx若干措施》,文件从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出台相关措施,打好政策“组合拳”,减轻家庭生育养育负担。中央政策出炉,地方紧随其后。江西省上犹县就出台了《优化生育政策xxx方案》,方案提出:
对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生育后且已在上犹县上户口的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7000元、13000元。除育儿补贴金外,二孩、三孩家庭还可享受托育补贴、购房补贴。
《方案》还提到了二孩和第三孩入托每人每月分别由政府补贴300元和500元;对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生育后三年内在县内购买新建商品房的,分别奖补1万元、2万元。孝感也跟上了节奏,出台了《孝感市鼓励生育若干措施》:从2025年明年1月1日起实施,只要夫妻一方为孝感市户籍,且符合政策生育的家庭将享受育儿补贴、产假补助,以及教育、住房等方面政策支持。具体地,大家直接看图:
2
突然间,大家都不愿生孩子了?育娲研究发布的《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显示,中国家庭抚养一个孩子到大学本科毕业的平均成本是68万元。而2023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9218元,数据差距非常大。现在很多别说生二胎了,在上海这样的城市,很多人连一胎都不敢生,因为本身就背负着高额的房贷压力。当然背负房贷压力的不止是在一线城市生活的人,每个城市都一样。除了房贷压力,一线城市还有一个问题,很多人大龄单身,结婚率低下。拿上海来讲,结婚率此前连续9年创新低,2023年稍有反弹。3
问题是:鼓励生育到底怎么做?看看别的国家,瑞典,每位16岁以下儿童,每月可得875元儿童津贴,有孩家庭每月得980元住房补贴,多孩家庭还有大家庭补贴。匈牙利,40岁以下女性初婚,可申请23.4万无息贷款,生育一孩还贷可暂停3年,生育二孩可减免三分之一贷款,生育三孩免除全部贷款,生育四孩以上永久免交所得税。韩国,家中有1岁以下婴儿,父母每月可得5450元,抚育1—2岁幼儿的父母,每月可得人民币2725元。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即便做到了这些,似乎人口也并没有显著增长,反倒是有的国家人口在持续下滑。我们又该如何应对?有专家说,缩短中小学教育时间,比如可以从12年改为10年,年轻人提前两年毕业,将有更多时间择偶和生养孩子。同时,女职工应享受全额带薪产假,且重返工作岗位时累计工龄,由国家财政承担延长产假成本,以消除就业市场中的性别歧视,障未婚女性生育福利,对单身大龄女性或未找到合适对象,却愿意生娃的女性,应废除任何歧视性政策。这些政策,我十分认可。大家不是不愿意生,用张爱玲的话来讲,如果孩子的出生,是为了继承自己的劳碌、恐慌、贫困,那么不生也是一种善良。大多数人,其实他们不是不想生,而是不敢生、生不起、养不起。如果我们每年拿出GDP的2%—5%来鼓励生育,分摊下来每个二孩家庭奖100多万,从孩子出生到成年逐笔发放,那么直接刺激是非常有效的。同时,可以考虑每年发行特别国债,专门作为人口发放,资金直接补贴婚育家庭,直接用于消费,现金补贴和减税等。长期来讲,只有在财力和社会福利上跟进,鼓励生育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