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主1
很多车主的爱车开了一定年头后,就得面临大修发动机的问题。这大修价格,哎,说实话,没个五位数下不来,还耗时。车主们最纠结的就是,花了这么多钱,效果到底咋样?能恢复原来的动力和工况吗?
我得实话实说,大修后的发动机,真别期待太高。无论是寿命还是工况,都跟新的没法比。这真不是后市场师傅手艺不行,或者配件质量不过关,而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原车发动机,那可是流水线上下来的,机器状态稳定,设计一体化,夹具都是最优质的,所以能达到最佳状态。但咱们开车,总有些不当使用,时间一长,磨损就加剧了,大修也就难免了。
后市场的维修,说实话,跟车企的机器真没法比。每一颗螺丝的扭矩,零件的装配顺序,都有规定。但后市场门店,很少会这么细心。为啥?工时太长,费用也太高,车主们也不愿意承担。
车主2
发动机坏了,换新的还是大修?这得看损坏程度。大修嘛,就是拆开换磨损件,像活塞环、活塞这些,再洗洗重装。老车大修后,能多开几年,解决漏气、烧机油这些问题,挺划算的。
但新车或跑了几万公里的车,大修风险就大了。拆了再装,螺丝、夹子啥的都会磨损,影响寿命。发动机那么精密,修不好就留隐患。
大修后,能跟原厂一样吗?肯定不行!原厂发动机,都是机械自动控制加工,精准得很。机修师再厉害,也还原不了。
所以说,发动机出问题,小修小补还行。要大修的话,我得说,最好别修。为啥?因为大修后,车况肯定不如从前,隐患也多。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得看具体情况。但总的来说,咱们修车师傅啊,还是得给车主把利弊说清楚,让他们自己抉择。
车主3
修车师傅的发动机大修真相(2025实战版) 先说结论: 大修后的发动机想恢复原厂状态?除非你能搞到原厂激光熔覆设备!(某德系品牌4S店机密设备每小时收费8000)
三大核心差距: 1. 装配精度 原厂发动机缸体装配误差≤0.003mm(相当于头发丝的1/20),普通修理厂用扭矩扳手+塞尺能控制在0.03mm都是老师傅了,这十倍误差直接导致: - 曲轴轴向间隙超标(冷车哒哒响元凶) - 活塞偏磨(5万公里后烧机油预定)
2. 零件匹配度 原厂曲轴轴承镀膜厚度0.2mm能扛20万公里,副厂件三个月就磨穿(某豹养车平台特供件实测数据) 3. 磨合黑科技 新发动机出厂前要经历: - 48小时冷磨合(转速50-200rpm) - 12小时热磨合(含全负荷测试)
师傅忠告: 大修后发动机寿命能达到原厂的80%就算成功!关键前3万公里要像伺候祖宗: - 每次冷启动热车2分钟(带缸压监测的自动热车模块1500块) - 每5000公里换油(必须用5W-40全合成) - 严禁弹射起步(大修发动机最大扭矩要打7折)
车主4:
达到与原厂相当的品质水准,在众多维修案例中并非难事。
依据汽车维修行业的标准,发动机在经历维修后,其功率恢复至原机95%左右(具体数值可能有出入,如有错误请指正)即视为合格。
这一点,维修技师的专业技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曾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例子。一辆行驶了6万多公里的面包车,因高温导致烧机油问题而进行了维修。之后,该车又行驶了12万公里,才因机械故障再次需要对发动机进行修理。
再来看另一辆2003年的雅阁车,其发动机在行驶了19万公里后进行了大修。当时,车主的单位抱着随便修修的心态,因为可能很快就会换新车。然而,由于某种原因,换车计划未能实现。出乎意料的是,这辆雅阁在维修后继续行驶至40多万公里,发动机依然表现良好,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心脏”,其维修质量至关重要。因此,找到一位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维修师傅,是确保发动机维修质量的关键。
胡扯淡。那车子发动机坏了你别修。摆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