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支持率暴跌,上台百日承诺几乎没完成的,马斯克准备撤了

桐睿谈历史 2025-04-29 06:26:35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特朗普即将迎来第二任期的百日节点。

据多家民调数据,他的支持率跌到了39%到41%之间,不仅创下了自二战以来美国总统百日支持率的最低纪录,也让整个白宫蒙上了浓重的阴影。

在美国政坛,百日支持率向来被视作一个风向标。

罗斯福时代确立了“百日新政”的概念,此后历任总统无不重视这个节点。

而如今,特朗普的成绩单却让人难以启齿,不仅远远落后于肯尼迪、艾森豪威尔等人,甚至连他最瞧不起的拜登,也比他高出十多个百分点。

民意崩塌

特朗普的民意支持崩塌,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叠加的必然结果。

上任以来,他在国内推出了大刀阔斧的经济改革,力推“美国优先”的关税政策,誓言振兴制造业、打击非法移民、控制通货膨胀。

然而,现实却狠狠打了他的脸。关税政策没有带来制造业的回流,反而推高了物价,打击了消费市场。

美国普通家庭的支出增加,生活负担加重;股市震荡,美元贬值,美债市场也动荡不安。

与此同时,他在外交上也是频频失利:巴以和谈破裂,俄乌停战无果,对全球185个经济体掀起的关税战几乎无一获胜。

特朗普上台时夸下的海口,如今几乎无一兑现。竞选时,他曾自信满满地宣称,只要给他24小时,就能结束俄乌冲突。

可现实是,谈判轮番进行,局势依旧僵持;加沙地区,他曾豪言要将那里建设成中东的度假胜地,如今拆迁难题摆在眼前,问题远未解决;

至于曾经计划开发的格陵兰岛、重新谈判的巴拿马运河项目,也都逐渐无声无息地沦为了“烂尾工程”。

他在全球关税战中掀起的风暴,如今也渐渐显露出烂尾的迹象——打击中国未成,却让美国自己受了伤。

关税战原本是特朗普试图迫使中国让步的关键一招。

然而,中国并未按照美方的设想妥协。面对特朗普的新一轮施压,中方不仅没有让步,反而祭出了“釜底抽薪”的应对策略。

中国迅速推出了优化离境退税政策,降低退税门槛、扩大商品范围、增加退税限额,吸引全球游客来华消费。

这一招绕开了关税制裁,同时拉动了内需,成为美国难以插手的新增长引擎。

2024年,中国接待入境外国旅客人数和消费额双双大幅增长,显示出巨大的内需潜力,而美国的贸易壁垒在这种布局下显得无能为力。

与此同时,中国加紧了与新兴市场国家的外交布局,金砖国家和中亚五国集体发声支持反对单边主义,反对经济霸凌。

美国昔日试图孤立中国,如今反倒逐渐被国际社会孤立。

对比之下,特朗普还在幻想通过关税施压来换取谈判胜利,甚至放出“中美即将达成协议”的风声,试图制造舆论优势。

然而,中国外交部多次公开辟谣,明确表示中美并无关税谈判,只有在美方取消单边关税、停止极限施压后,才可能坐下来谈判。美方的一厢情愿,在现实面前彻底破碎。

白宫分裂

更雪上加霜的是,白宫内部已经出现了严重裂痕。

特朗普团队本就松散,如今更是内斗不断。

财政部长贝森特、农业部长罗林斯、白宫发言人等人各说各话,关于中美谈判的描述互相矛盾,暴露了特朗普政府内部缺乏有效协调。

马斯克与财政部长贝森特的公开争吵则彻底引爆了白宫内讧。

这场激烈争执甚至惊动了正在接见外国政要的特朗普本人,白宫发言人事后只能以“充满激情”来搪塞媒体质问,掩盖不了政坛动荡的事实。

马斯克的出走,象征意义尤为深远。

作为特朗普第二任期初期最重要的外部盟友之一,马斯克原本掌握着“政府效率部”的实际权力,被誉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然而,随着内部权力斗争的加剧,马斯克的地位迅速滑落。

他与贝森特围绕财政部人事安排的争斗彻底爆发,最终导致他决定在5月份主动退出政府岗位,回归特斯拉。这不仅是个人选择,更是特朗普失去一位关键盟友的警讯。

马斯克离开,标志着特朗普在白宫内部的整合力量进一步削弱。

曾经试图通过“效率部”实现政府改革的希望破灭了,而失去马斯克的特朗普,更像是孤军奋战的局外人,面对经济滑坡、支持率下滑和外交困境,难以找到新的突破口。

曾经雄心勃勃要改革华盛顿的人,如今却深陷华盛顿的泥潭不能自拔。

展望未来,特朗普的困局恐怕不会轻易破解。

国内方面,经济疲软、通胀高企、民众不满情绪高涨,给他的执政带来极大压力。

国际上,中国与新兴经济体结盟,美国的孤立态势加剧,全球市场对特朗普政府的不信任感升温。

即便特朗普还有一部分忠实支持者,但如果无法在短时间内修复经济、缓解社会矛盾,恢复民众信心,连任之路也必然坎坷难行。

更让人忧虑的是,特朗普似乎并没有意识到危机的严重性。

他仍在用“战略不确定性”来解释施政混乱,仍在吹嘘关税政策的“成功”,而不是脚踏实地去解决真正的问题。

正如美国媒体所言,特朗普正在重复上一个任期末期的错误:依靠制造对手、操控舆论而不是实实在在的政策成效。

从目前的局势看,特朗普第二任期才刚刚开始,危机的序幕却已经拉开。

如果继续抱持一意孤行、固守过时的单边主义策略,那么他的政治生涯很可能会在内外交困中黯然收场。

美国民众的忍耐是有限的,经济的规律也是无情的,单靠蛮力和煽动无法长久维系权力。

当现实一再击穿幻想,特朗普最终不得不面对的,将是自己亲手种下的苦果。

0 阅读: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