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持续了二十多天的中美关税战终于要降温了?
特朗普公开表态,自己将以“友好态度”与中方进行谈判,同时承认目前对于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过于高了。
这还是关税战以来特朗普第一次如此直白地对华“示好”,果然,从来只有斗争才能换取和平。

近期特朗普政府在关税问题上的态度出现了明显变化。
4月22日,特朗普公开表示将以"更友好的方式"与中国进行贸易谈判,并强调如果双方达成协议,美国将"大幅降低对华商品关税",但他明确表示"不可能完全取消"。
在同一日的另一场公开讲话中,特朗普同样坦承美国目前对自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过高,预计税率将大幅降低。
特朗普这两番表态被认为是美国在持续多日的贸易战后,首次显露出实质性让步意向。

白宫发言人莱维特适时透露,美国政府目前已收到18个国家提交的贸易提案,计划本周内与34国展开关税磋商。
但当被问及中美谈判进展时,美国政府出现了自相矛盾的表态,莱维特宣称"进展顺利",而贝森特在闭门会议中却坦承"尚未展开实质性谈判",并预见"谈判将异常艰难"。
特朗普政府的这种缓和态度意味着美国社会对高关税的反噬效应已难以承受。

最新数据显示,自4月2日贸易战开打以来,美国消费者为关税多支付了至少三成的生活花销。
专家估算,美国普通家庭每年要多负担1200美元的生活成本,沃尔玛、塔吉特等零售巨头的日常商品价格涨幅也达到15%。
更严重的是,全美已有多家企业对美国特朗普政府提起诉讼,民主党派人士以及一部分共和党议员同样对特朗普进行声讨。
民众不满情绪已演变为全国性抗议。在4月中旬爆发的"反对生活成本飙升"运动中,全美50个州超过1100万人走上街头,他们举着"关税让美国更穷"的标语,要求政府停止贸易战。
就连向来不参与政治的高校也加入反抗阵营,哈佛大学联合150所院校发表声明,批评关税政策严重干扰科研合作。
更值得注意的是,包括5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在内的1200多名学者联名签署宣言,警告"关税战正在摧毁美国经济根基"。

国际社会的抵制同样令美国陷入孤立。
特朗普原本计划的"关税谈判闪电战"彻底落空。
虽然白宫宣称收到18国的谈判提案,但实际情况是:日本首相公开表示"不会在关税问题上追随美国";越南对美方加征395%太阳能关税采取强硬回击;连长期盟友加拿大也拒绝重启谈判。
当然,这其中最让特朗普政府感到头疼的还是中国的强硬态度,因为中国的带头表率,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有信心有能力反抗美国的压迫。

对于中国的强硬,特朗普政府实际上已经"进退两难"。
尽管拒绝对华给予90天关税暂缓期,特朗普却悄悄将智能手机、电脑等科技产品纳入关税豁免范围。
这种选择性的让步印证了美国产业的现实困境,强行切割中国供应链已危及本土科技企业生存。如同陷入泥沼的双脚,越是挣扎反而陷得越深。

尽管特朗普释放"缓和"信号,但我们必须看清其本质:这是美国在内外交困下的权宜之计。
根据过往经验,每当美国面临大选压力或经济衰退风险时,就会暂时收起关税大棒,但稍有机会便会故技重施。
例如2020年,美国也曾临时取消部分关税以稳定市场,但在灾难结束后立即恢复了更严厉的技术封锁。
这种策略的反复无常提醒我们:不能对美国抱有幻想。

当年法国阿尔斯通公司轻信美国承诺,最终被强行肢解收购;
日本签订《广场协议》后陷入"失去的三十年",都是血淋淋的教训。
现在中国选择走自己的路,用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41个工业大类、666个小类全部覆盖)筑牢根基,依靠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升级,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开辟多元市场。
这种底气的直接体现是:在美方最新关税威胁下,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A股市场外资净流入量持续增加。
历史教训犹在眼前。2018年中美达成阶段性协议后,美方出尔反尔的行为记忆犹新。
当时中方本着最大诚意进行11轮磋商,换来的却是变本加厉的技术封锁。
这种教训深刻说明:对美国抱有任何幻想都将付出代价。

如今中方坚定推进"双循环"战略,失去美国市场后,对外贸易不降反升,这正是抵御外部冲击的底气所在。
当前的局面证明: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退让求和平则和平亡。
中国不主动挑起争端,但也绝不畏惧压力。
正如华为在被制裁后依然保持5G技术领先所展现的,真正的竞争力源自持续创新而非妥协退让。
现在全球产业链正在用脚投票:特斯拉在上海建设储能超级工厂,巴斯夫在湛江投资百亿欧元建设化工基地,空客在天津设立第二条飞机总装线。
这些事实说明:14亿人的市场和完备的产业链,才是打破贸易壁垒的终极武器。

面对美国的反复无常,中国给出的答案清晰明确:保持战略定力,做好自己的事。
当我们的市场容量突破160万亿人民币,当我们的研发投入超过美国总量,当我们的高铁网络比全球其他国家总和还要长。
这些扎扎实实的发展成果,最终会构筑起任何关税都无法撼动的强国根基。
——THE END——
参考资料:财联社——特朗普对华态度缓和!承认美对自华进口商品关税过高 预计将大幅降低

观察者网——白宫、财长“降温”,特朗普也降调了:不会对中方强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