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节奏,中国足球再次迎来痛击,据《青岛日报》消息,青岛足球俱乐部12日正式想市体育局市足球运动管理中心提出了退出中国职业足球联赛的情况说明。
根据俱乐部的说法之所以退出职业联赛,主要是资金缺口巨大以及中性名政策的雪上加霜。具体的讲就是前任股东历史遗留的借贷债务以及疫情和中性名导致多笔赞助没有兑现,已经无力支撑实际情况了。
所以现在中国职业足球似乎来到了悬崖边缘,由于疫情影响,目前几乎没有城市愿意主办比赛。然而造成现在这个局面真的能把全部责任推给疫情吗?
诚然,疫情导致了我们的联赛不得不按赛会制进行,这也导致了俱乐部少了一块可观的门票收入。然而想来真正导致现在这个局面的恐怕还是足协的政策所致。
其实足协推行的限薪以及中性名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政策。如果实施的好,这完全可以让我们的职业足球走出一条康庄大道,但是奈何我们的足协步子迈的过大,把蛋扯到了。本来,前面的人已经通过所谓的金元足球让中国职业足球发展到了大唐盛世,只不过经过10年发展,已经到了外部亮眼,内部空虚的阶段了。
这个时候只要管理者能够好好地进行调控,缓慢的进行调控,不要硬着陆就可以了,通过温水煮青蛙式的方法逐步让金元远离,让虚高的球员身价降下来,让俱乐部培养起来真正的球迷文化,好好经营来之不易的繁荣市场就可以了。但是我们的管理者或许想着政绩不能留给后人,老子搞出来的成果怎么能让后人来摘呢。
于是乎,不顾事实发展规律,一个拔苗助长。直接批判起了金元足球,完全不顾人家带来的好处,一声声冠军那么多有什么用;一颗颗海参吃起来才有用的论调,再加上恨铁不成钢式的中性名改革,直接劝退了一大帮希望“外足球做出贡献”的投资者。
结果或许老天都不想让他们的改革顺利成行,疫情就这么来了,还不走了,这就更加导致了投资者的减少和退出。
只能说,大好局面没把握,一顿操作猛如虎,如梦如痴想成功,到头确实一场空。好了,现如今管理者拙劣的管理水平加上本就心灰意冷的投资者,再遇上毫无征兆的疫情,现如今中国足球是越来越难了。
然而现在青岛的退出能否唤醒几乎唤不醒的管理者休正自己的决策呢?
小白说球,不懂装懂。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