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螨虫缠上的危害,可不止长痘而已,察觉3种异常,及时祛螨

嘉慧浏览趣事 2025-04-05 03:32:37

在我们的生活中,螨虫是一类极易被忽视却又无处不在的微小生物。

提到螨虫,许多人首先联想到的可能是痘痘,然而,被螨虫缠上的危害,远不止长痘这么简单。

螨虫体型极其微小,通常在 0.5 毫米左右,部分甚至仅有 0.1 毫米。它们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与蜘蛛同属一个家族。别看如今的螨虫如此渺小,据说它们的祖先远古巨蝎,体长曾超过 2.5 米,在 4.6 亿至 2.5 亿年前的大洋、湖泊及河流中称霸一时。

螨虫家族庞大,已知种类多达 5 万多种。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主要有尘螨、人体蠕形螨以及疥螨,每一种都可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困扰。

尘螨常出现在室内尘土、地毯、沙发和床垫上。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而言,尘螨并不陌生。这种螨虫体型小且轻盈,随意掀动被子,就可能让它们四处飞扬。尘螨不咬人,以皮屑、指甲、毛发、纤维、细菌、花粉、谷物等为食,看似与人类能够和平共处。然而,它们的粪便和代谢物却是重要的致敏源之一。

螨虫

许多螨性哮喘、过敏性鼻炎和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患者,都深受其害。尘螨偏爱温暖潮湿的环境,身体 70% 由水分构成,仅靠食物中的水分无法满足需求,需要通过腺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当环境相对湿度低于 51% 时,尘螨就容易脱水而死,所以北方和西部地区的尘螨数量明显少于南方和中部地区。此外,40 至 50 度的环境温度也能让尘螨无法存活。

人体蠕形螨分为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它们寄生在人体皮肤上。毛囊蠕形螨喜欢群居在毛囊,皮脂蠕形螨则偏好独居在皮脂腺。它们常将带刺的脚卡在人体油脂分泌旺盛部位的毛囊和皮脂腺中,如前额、鼻部、脸颊、头颈、胸背部,以皮脂和角质蛋白为食。

人体蠕形螨

这些螨虫不仅在皮肤内蹭吃蹭喝,还会在夜间外出交配产卵,期间可能将外界细菌带入毛囊和皮脂腺。虽然成年人皮肤表面大多能发现它们的踪迹,但多数情况下感染并无明显症状,因为它们的代谢物、分泌物及尸体能够及时排出体外。

然而,当人体免疫状态不佳、营养状况不良,且蠕形螨数量较多、毛囊口阻塞时,就可能引发痤疮、酒糟鼻、毛囊炎、脂溢性皮炎等皮肤问题。

相比之下,疥螨则更为恐怖。疥螨寄生在人体皮肤后,会在皮下挖掘隧道,深入角质层深处,选择指缝、腋窝、大腿内侧等皮肤柔软处 “打洞”,在此吃喝拉撒并快速产卵繁殖。它们的这种行为会引发强烈的免疫反应,导致疥疮。

疥螨

疥螨喜欢在夜间活动,在皮肤内钻来钻去,使得患者在夜间感到局部皮肤奇痒无比。疥螨传染性极高,预防感染的关键在于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一旦不幸感染疥疮,必须及时就医治疗。

当我们的身体出现以下 3 种异常时,就需警惕螨虫问题,及时祛螨。

皮肤瘙痒是常见的异常表现。若没有其他明显诱因,皮肤却频繁出现瘙痒感,尤其是在夜间更为严重,很可能是螨虫在作祟。尘螨的致敏源引发过敏反应,或者疥螨在皮肤内活动,都可能导致皮肤瘙痒。这种瘙痒往往会影响睡眠质量,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皮肤出现小红疹也是一个重要信号。如果皮肤上突然冒出许多小红疹,且分布较为密集,特别是在脸部、颈部、背部等螨虫容易聚集的部位,除了考虑常见的皮肤过敏或炎症外,也有可能是螨虫感染所致。人体蠕形螨大量繁殖,破坏毛囊和皮脂腺,就可能引发皮肤炎症,出现小红疹。

油脂分泌异常同样不可忽视。若原本肤质正常,却突然发现皮肤油脂分泌增多,尤其是脸部变得异常油腻,可能是螨虫影响了皮肤的正常代谢。人体蠕形螨以皮脂为食,它们的过度繁殖会刺激皮脂腺分泌更多油脂,导致皮肤油脂失衡,进而引发一系列皮肤问题。

想要清除螨虫,有多种有效方法。

对于尘螨,经常清除室内灰尘、勤换被褥床单。还可以用热水烫洗床上用品,利用高温杀死尘螨;保持室内干燥,降低环境湿度,让尘螨难以生存;也可将小件物品放入零下 18 度的冰箱冷冻一段时间,冻死螨虫。但需要注意的是,单纯晒太阳很难晒死尘螨,因为被子较厚时阳光温度难以深入,而且尘螨在感到过热时会爬到被子阴凉处躲避。

对于人体蠕形螨,油脂分泌旺盛的人要注意清洁皮肤,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少吃油脂丰富和刺激性食物,避免周围环境过于潮湿。此外,54 度是蠕形螨的致死温度,可定期将毛巾等用品煮沸消毒。而对于疥螨,由于其传染性强且危害较大,一旦发现感染迹象,应立即就医,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同时对患者使用过的物品进行彻底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螨虫虽小,却可能给我们的健康带来诸多隐患。通过关注身体的异常表现,及时察觉螨虫问题并采取有效的祛螨措施,我们才能更好地守护自身健康,拥有舒适、洁净的生活环境。

文章来源:画渣花小烙

0 阅读:0

嘉慧浏览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