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代表,氮化镓(GaN)凭借其优异的物理特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场产业技术革命。

小巧高效的GaN充电器让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充电速度大幅提升的同时体积变小。这只是它释放潜力的众多场景之一。凭借其高频率、高功率和高效率的特性,GaN正在成为众多行业的“游戏规则改变者”。GaN器件能在极端环境、在更高的频率范围下工作,同时提供更大的输出功率和更高的能量效率,已成为无线通信、卫星通信、雷达与导航、智慧医疗、物联网等高端应用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正在达到规模化应用的临界点。
九峰山实验室成立之初就已超前布局以氮化镓材料为核心的研究,现已全方位从材料、器件到产业应用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

1、颠覆性材料
国际首创8英寸硅基氮极性氮化镓衬底(N-polar GaNOI)
氮化镓晶体结构的极性方向对器件性能和应用有着重要影响,根据晶体生长的极性方向,主要分为氮极性氮化镓(N-polar GaN)和镓极性氮化镓(Ga-polar GaN)两种相反的极化类型。已有研究表明,在高频、高功率器件等领域,氮极性氮化镓比传统的镓极性氮化镓技术优势更明显。

(a) 九峰山实验室8英寸N极性GaN晶圆实物照片, (b) N极性GaNOI截面透射电镜照片
九峰山实验室此技术成果,是全球首次在8英寸硅衬底上实现氮极性氮化镓高电子迁移率功能材料(N-polar GaNOI)制备,打破了国际技术垄断。其主要突破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成本控制,采用硅基衬底,兼容8英寸主流半导体产线设备,深度集成硅基CMOS工艺,使该技术能迅速适配量产工艺;二是材料性能提升,材料性能与可靠性兼具;三是良率提升,键合界面良率超 99%。以上突破为该材料大规模产业化奠定了重要基础。
2、器件及设计创新
全国首个100nm高性能氮化镓流片PDK平台

九峰山实验室氮化镓PDK研发团队
硅基氮化镓(GaN-on-Si)技术凭借其高效率、高功率和高频率的优异性能,同时兼具硅基大尺寸、低成本的优势,成为高频高通量通信领域(如商用卫星通信)最具潜力的主流解决方案之一,也是全球各国竞相争夺的技术高地。
硅基氮化镓要在商业化应用中取得突破,离不开强大的PDK设计套件支持。九峰山实验室发布的这款PDK是国内首个100 nm硅基氮化镓商用工艺设计套(PDK),已获得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其核心技术优势体现在:
跨代际开发为满足高通量卫星通信等场景对更高传输速率和更大带宽的需求,跳过150 nm以下节点,采用100 nm栅长技术,显著提升器件的截止频率,使其能够覆盖DC到Ka波段的毫米波频段应用。
高性能通过外延和器件结构设计,有效降低电流崩塌,减小接触电阻,提高器件效率,这一系列技术突破使应用终端在功耗和功率密度方面得到显著提升。
低成本硅基氮化镓技术既结合了氮化镓材料的高频、高功率和高效率性能优势,又兼具硅基价格优势,未来,该技术可向8寸及以上大尺寸拓展,与CMOS工艺兼容,实现成本的进一步降低。
3、系统级应用创新
动态远距离无人终端无线能量传输完成示范验证
九峰山实验室基于自主研发的氮化镓(GaN)器件,成功构建起动态远距微波无线传能系统,并在20米范围内实现对无人机的动态无线供能示范验证。该技术突破了传统无线充电的距离限制,解决了接收端功率波动与能量转换效率低的难题,为物流、农业、工业4.0、智能家居等领域提供了创新性技术储备,标志着我国在高频高功率无线传能领域的探索迈入新阶段。

微波无线传能是一种无线能量传输方式,它通过电磁波远距离传输能量,具备构建全域能源网络的巨大潜力。这项技术在多个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包括但不限于远程充电、工业4.0、空间太阳能电站系统、通信、物联网、应急救灾装备能源保障、医疗等领域。
此前,微波无线传能技术系统传输效率低,亟须开发高效率的收端模块、发端模块和天线技术。九峰山实验室成功实现高性能GaN SBD(肖特基势垒二极管)器件的自主研发,创新性提出"动态匹配+高精定位"双模控制策略,完成动态无线充电示范验证,形成多项发明专利集群,实现全链条自主创新,形成“器件升级-技术革新-国际引领”的链式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