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一颗“过度感恩”的心?

36氪 2025-04-17 09:50:07

众所周知,培养感恩之心能显著提高个人和组织的绩效。研究表明,感恩可以提高员工的投入度、工作效率和留任率。此外,还能促进长期成功,培养积极心态,提升工作满意度。

你是否想过,感恩也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

我们是一对“非典型”组合:兰是位研究感恩与幸福感的学者,而迈克则是一位CEO兼高管顾问。我们通过领英相识,因内容互动而交流。在讨论中,双方回顾了各自的职业经历,意识到一个共同的遗憾:在我们整个职业生涯中,由于过于知足,缺乏主动争取的意识。在相对谦卑的环境中成长,让我们对每个机会都心存感激。甚至在某些时候,宁愿保持沉默,也不愿主动表达和维护自己。经过深入讨论后我们发现,若感恩处理不当,可能会影响判断力和决策能力。

如果你曾因感激领导的认可而接受过微薄加薪、平级调动,或在工作量饱和时仍承担额外任务,却因害怕显得忘恩负义未表达真实诉求,那么你已在不知不觉中陷入“过度感恩”陷阱。

这种情况远比你想象的更常见。

过度感恩的三大陷阱

过度感恩可能让人安于现状,削弱自我提升和职业发展的动力。虽然感恩能带来满足感,但如果不能平衡感恩与自我突破的需求,可能会导致职业停滞,最终错失成长机会。培养感恩心态时,需警惕并规避以下三大陷阱。

陷阱一:满足于现状,甘愿接受低回报

假设你获得了参与某个重要项目的机会,虽然这令人兴奋,但它并非你真正期望的——你原本渴望领导该项目。你可能会安慰自己:“能参与这个项目就已经很幸运了,比那些完全没有机会的人好得多。”这其实是种“向下社会比较”,即通过与处境更差的人对比来获得满足感。虽然这种心态有助于培养知足常乐的态度,但也可能成为阻碍你争取更大成就的绊脚石。

避免方法:

为避免自满和错失良机,我们需要认识到,自我表达和争取权益是职业发展的关键。渴望更好的机会并不意味着不知足,而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体现了对自身能力的认可和对持续进步的追求。

面对类似的情况,可以主动与管理者沟通职业发展规划,强调自己的能力并明确职业期望。使用“我”进行表述,例如,我认为自己已经具备好领导该项目的能力……

以“我”开头的陈述能够以坚定而不具攻击性的方式表达观点,帮助对方理解你的立场,实现更清晰的沟通。同时,它还能增强对自身情绪的认识,提升情商。与其说“你没给我足够的挑战性项目。”不如换一种表达方式:“我觉得自己已经准备好承担更具挑战性的任务,以拓展技能,希望能讨论如何为团队做出更大贡献。”

这种表述方式避免了指责,强调了积极主动的心态,营造一种探讨成长机会的合作对话氛围。

陷阱二:回避关键对话

过度感恩可能会让你在表达合理需求时犹豫不决,从而错失改进机会。例如,你可能因管理者、投资人或董事会的认可而心存感激,但这也让你犹豫是否应该提出关于职场歧视、性别不平等或其他敏感问题的意见。同样,当因工作量过大而濒临倦怠时,你可能会担心表达诉求会显得自己不够敬业或不知感恩。

如果因为害怕被误解而选择不发声,可能会导致沟通不畅,压抑了合理的顾虑,进而形成沉默的循环,忽视了本应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避免方法:

感恩与提出建设性意见并不冲突。可以通过调整思维方式来避免这个陷阱,将重点放在“我通过努力赢得了机会”(比如,“我非常感激管理者认可我的出色表现,并让我负责领导该项目”),而不是“别人给予我机会”(比如,“我很感激管理者让我参与这个项目”)。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有助于你在表达诉求时更自信,而不是抱有受恩惠的心理负担。

比如,为解决公平性问题,可以尝试将诉求与共同价值观相结合,避免让管理层感到被攻击。可以这样说:“ 感谢公司一直以来鼓励员工表达意见,并致力于创造包容的环境。为进一步促进公平性,我希望能和您探讨如何优化晋升流程,让更多需要兼顾家庭的员工,也能获得平等的成长机会。”这种方法有助于建立信任,在推动挑战性对话的同时,让你的关注点与公司的使命保持一致,从而提高建议被认可和采纳的可能性。

在与老板讨论工作量时,提供具体数据证明自己已超负荷。假如你因多个任务冲突而面临精力透支的风险,可以这样说:“我希望在核心项目上保持高质量的产出,但当前工作量导致任务之间产生冲突。在接下来的10天里,我需要启动三个项目,而每个项目至少需要三天的准备时间。或许我们可以一起梳理下工作的优先级,看看是否可以暂缓或重新调整某个项目,以确保我能专注于最关键的工作,在保持高标准的同时避免精力透支。”

陷阱三:掩盖负面情绪

尽管感恩可以有效促进心理健康,但过度强调积极情绪有时会导致情绪压抑。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有毒的积极心态”,即用感恩回避或轻视合理的担忧和负面情绪。研究还表明,当个人在经历消极情绪时,仍被迫表现出积极情绪,可能会出现认知失调。通过不断寻求一线希望,可能会让你在无意中回避困难情绪,或忽视导致这些情绪的潜在问题。

假设你是团队所有重要项目的负责人,这不仅让你充满成就感,也感到自己受到了重视。然而,巨大的工作量让人感到沮丧和不知所措。为完成任务,你不得不在周末和晚上加班。由于感激管理者提供的灵活性,这些感受并未被表达出来。

避免方法:

记住,多种情绪并存是正常的,所有情绪都有其意义,即使是不舒服的情绪。敢于面对负面情绪,反而能赋予你力量——它可能成为推动变革的动力源泉。

可以通过设定界限明确向他人传达自己的极限和需求。以上述情况为例,可以先对另一个机会表示感激,然后坦诚说明自己对当前工作量的感受。可以这样说:“感谢公司考虑让我承担这个令人兴奋的项目。我非常期待,但我也希望在目前的项目上做到最好。由于这三个项目的截止日期有些冲突,管理这些任务很有挑战性,不知道你是否能帮我一起理清新项目的优先级?”

通过承认所有情绪并设定明确界限,你可以创造一个支持自我主张的、更健康的环境。

感恩对于心理健康至关重要,但也要注意其潜在的负面影响。在当今复杂的商业环境中,感恩与自我争取并不矛盾。相反,当我们对二者有更清晰的认识时,它们可以相辅相成,既提升个人满足感,又推动职业发展。培养“赋能型感恩”有助于建立自信,塑造成长型思维,从而更有能力为自己和组织争取应得的权益。

兰·阮·卓别林(Lan Nguyen Chaplin) 迈克·奇泽姆(Mike Chisholm)| 文

兰·阮·卓别林是西北大学梅迪尔新闻、媒体与整合营销传播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同时也是QuanTâm的创始人。该非营利组织致力于为年轻职场人士提供拓展人脉和提升专业技能的机会,并鼓励他们回馈社会。迈克·奇泽姆是Chisholm Consulting Group的创始人兼CEO,专注于战略规划、执行、并购和业务转型。他曾在商业服务和供应链与物流领域担任过高级管理职务,包括AA Customs Brokers的总裁兼CEO、Canstar Restorations的CEO兼COO,以及 Livingston International和DayRoss的多个高级管理职务。

0 阅读:4